中原新聞網長治西溝訊(記者林呈軍)“真沒想到,張主任這么大年齡了,還在田地里幫著收玉米!她不愧是全國勞動模范申紀蘭的女兒!”10月13日,來自河北邯鄲的王女士在山西平順縣西溝村看到了自己的救命恩人——張李珍,心里又感激又敬佩。
念念不忘的救命之恩
十多年前的一個夜晚,在經歷了陣陣劇痛后,王女士在原駐地邯鄲的中國人民解放軍285醫(yī)院婦產科產房中產下一子。孩子出生后,王女士卻出現(xiàn)了出血過多等異樣癥狀……凌晨一點多,正在家中休息的張李珍主任來到產房,不到幾分鐘就為王女士化解了災難。
事后,因孩子當時有些早產,王女士與家人一直在忙著照顧孩子,始終沒有再見到張主任。“這么多年來,我們對張主任的救助之情念念不忘,可是一直沒有機會見到她”。
“張主任是中國人民解放軍285醫(yī)院婦產科主任醫(yī)師,之前我們就了解到,她是1952年生人,多年來一直從事婦產科臨床、教學和科研工作,醫(yī)療技術精湛。特別是宮腔鏡檢查及診斷治療,在駐地開展早,經驗豐富,為醫(yī)院贏得了很多聲譽。因其技術精湛、作風踏實、樂于奉獻,多次立功,并被評為軍區(qū)巾幗建功先進個人、軍區(qū)優(yōu)秀共產黨員、優(yōu)秀知識分子等。她帶領的婦產科也多次被評為先進科室,并被全國婦聯(lián)評為先進婦女集體,”王女士說,當時選擇到285醫(yī)院生孩子,就是因為聽說過張李珍主任的威名才去的,“幸運的是我們選對了,是張主任救了我一命”。
恩人是申紀蘭的女兒
2019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黨中央決定,首次開展國家勛章和國家榮譽稱號集中評選頒授。國慶節(jié)前夕,今年90周歲的申紀蘭——山西省平順縣西溝村黨總支副書記,第一屆至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與袁隆平、屠呦呦等7人一起被授予“共和國勛章”。萬眾矚目之下,精神矍鑠的申紀蘭走進人民大會堂接受頒獎。國慶節(jié)當天,她還在北京現(xiàn)場觀看了新中國70周年閱兵式。
而正是從近期一篇有關申紀蘭的報道中,王女士意外得知,曾經讓她脫離危難的張李珍主任竟是申紀蘭的大女兒。
通過多方周折,10月12日,王女士從那篇報道的記者處找到了張李珍的電話。張李珍告訴王女士,她已經退休了,近期在山西長治居住。
“能當面跟張主任道聲感謝是我多年的心愿!鳳毛麟角、德高望重的申紀蘭老媽媽更是我們人生的楷模……”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王女士即刻從邯鄲動身到了數(shù)百里地外的長治市。
救人無數(shù)的婦產專家
10月13日一大早,王女士趕到了長治市平順縣西溝村。這里就是申紀蘭老媽媽的家鄉(xiāng)。
一身紅黑相間的運動衣,一雙白色運動鞋……雖然并不是印象中穿白大褂的樣子,可是王女士還是一眼認出了張主任。“衣服變了,可是她那雙炯炯有神的眼睛,那友善而又堅定的目光還像十多年前她站在我病床前一樣!”
“救死扶傷是我們醫(yī)護人員的職責!不用感謝!”張李珍握著王女士的手親切地說。
聊起十多年前王女士生產時的事,張李珍有些歉意,“真地記不清了。我在婦產科工作了40年,遇到的產婦太多了。說病情的話還可能會想起來,可要說病人是誰真不知道了。”
“記得有一次有個胎盤前置的孕婦,我在檢查時就判斷,她很容易會在生產時出現(xiàn)大出血情況,而一旦出現(xiàn)這種情況,可能會影響到大人小孩兩條性命……后來我正在門診樓給一個病人做手術時,護士跑來告訴我,那個孕婦馬上要生了,而且出現(xiàn)了大出血征兆,情況十分危急,在迅速安排好手頭病人后,我趕緊就往病房樓的產房跑。經過及時搶救,大人小孩都保住了。而這時候我才知道,自己急著跑過來時把鞋都跑丟了一只。”張李珍回憶說,像這樣緊急搶救的事情太多了。
向媽媽學習的好女兒
在張李珍的引領下,王女士還在西溝村的紀蘭黨性教育基地見到了她的媽媽申紀蘭。申紀蘭正在給前來參觀學習的小學生及家長、老師講述“共和國勛章故事”。
得知王女士是專程來長治感謝女兒的,申紀蘭老媽媽說,“這是她們醫(yī)生的天職,不用感謝!”
談話中,王女士了解到,退休后,張李珍把主要精力放在照顧家人身上。“媽媽年齡大了,我也想更好地照顧她。這不,現(xiàn)在地里玉米熟了,我和孩子們就相約來村里幫媽媽掰玉米了!”
“媽媽這一輩子得到的榮譽很多,作為子女,我們更應該跟她好好學習。媽媽常說,不勞動怎么叫勞動模范,八十多歲了還親自下田。我今年還不到七十歲,干點兒農活沒問題!”張李珍認真地說。
10月13日下午,在西溝村的一片玉米地里,67歲的張李珍麻利地從玉米桿上掰著玉米棒,而90歲的申紀蘭老媽媽也不肯閑著,她正抻著編織袋幫著裝玉米……
2018年3月,得知媽媽又一次當選全國人大代表時,張李珍曾給媽媽寫了一封信。信中,張李珍用真摯樸素的語言表達了她對媽媽的愛,其中提到的幾件往事更是讓人感受到申老媽媽這位傳奇女性的內心世界!特附之。
附張李珍寫給媽媽申紀蘭的一封信。
媽媽,我為您驕傲!
——女兒張李珍寫給母親申紀蘭的一封信
親愛的媽媽:
當?shù)弥之斶x為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時,我興奮不已!雖然您已連續(xù)擔任13屆全國人大代表了,女兒我仍按捺不住內心的激動和喜悅,我為有您這樣的母親而驕傲!同時也深感您一輩子的不易,回想您幾十年如一日,為黨和人民的事業(yè)貢獻著自己的畢生精力,而今年逾九旬依然奮斗在農村一線,女兒不免為您擔心起來,希望媽媽多保重!
3月1日那天,您啟程赴京參加十三屆人大一次會議,我們姐弟3個都回去送您,看著您遠去的背影,想著您一輩子為西溝、為集體操勞,我的眼睛禁不住熱淚盈眶。
媽,自1954年您當選為第一屆全國人大代表,至今已65個年頭了。在這一個多甲子的歲月,您憑借著對黨的一顆赤膽忠心,牢記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全心全意為西溝百姓謀利益,只要對黨和人民有利的事,您都會去做,在黨和人民需要的時候,您總是沖鋒在前,甚至不惜犧牲個人的利益。記得有一年發(fā)大水,為了保住新修的糧田,您不顧一切,跳到水里,堵住了將要被沖開的堤壩決口。在您的帶領下,在場的共產黨員不約而同一起沖到水里,攔住了肆虐的洪水,保住了幾十畝糧田。您這種公而忘私、奮不顧身的精神一直在影響著我,不論學習、參軍,還是后來走向工作崗位,我都做到了不畏艱險,吃苦在前,永往直前!也取得了一些成績。
媽,您在參加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帶領全村婦女,克服種種困難與偏見,與天斗,與地斗,用您的實際行動贏得了大家的認可,爭得了男女同工同酬。這在20世紀50年代,婦女獲得婚姻自由第一步后,又該如何走?這個在當時是一個迷霧重重的重大問題。您帶領西溝婦女走向勞動,無意是撥開了迷霧,看清了方向,正確地回答了困惑人們的一個重大命題。
媽媽,我常想,您就是個農民,為什么能做出常人難以想像的一件件大事呢?而且還堅持幾十年如一日。在別人眼里您是個傳奇,但在女兒眼里,您就是一個慈祥的母親,偉大的女性,您憑借對黨的忠誠,捧著一顆無私的心,嚴與律己,艱苦奮斗,為兒女們做出了榜樣。
您的無私奉獻精神影響了我一輩子。記得我上小學時,合作社為了糧食顆粒歸倉,組織小學生到地里撿殘留的糧食,我是積極分子,義不容辭參加到了這個團隊。一次時已晌午,我又餓又累,提著滿滿一籃子玉米,回到家里,想吃過午飯后再去交糧食,正好被你看到,立即責問我,怎么把玉米拿回家,我說吃完飯就送回去,您馬上提高嗓門對我說:“這怎么行,趕快送回去”。我滿臉的不高興,您又對我說:“走,我和你一起去”。直到把玉米交到生產隊才罷休。那一年,由于我成績突出,撿的糧食最多,在全公社表彰大會上,我還被評為“小小五好社員”。
光陰荏苒,轉眼我已經退休了,但我會永遠銘記你的教侮,以您為榜樣,發(fā)揮余熱,做好我自己該做的事,請您放心。
媽,想和您說的話很多,因我常年在外地,照顧您的時間很少,最不放心的還是你的身體,您已經是耄耋老人,女兒真心希望你不要太累,多多保重!我也會全力支持您的工作。
媽媽加油!
此致!
敬禮!
您的女兒張李珍
2018年3月5日於邯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