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山東高等技術研究院發布招聘啟事,按照國際通行的同行評議推薦的評價方式,根據學者的學術引領力、創造力和持續發展潛力,聘任相應的崗位。其中,全球杰出學者年薪不低于150萬,科研啟動經費不低于1000萬,可按需提供更多經費支持;研究員年薪80萬至120萬,科研啟動經費500萬;副研究員年薪60萬至80萬,科研啟動經費300萬;博士后年薪30萬至60萬。同時,高等技術研究院為所有學者提供五險一金、公寓住宿、子女入學等福利待遇。應聘所需材料包括個人簡歷和研究成果簡介,并提供三位推薦人的聯系方式。同時根據研究領域將應聘材料以電子郵件發送至:1. 粒子物理領域:許偉偉教授, Weiwei.Xu@CERN.CH;2. 熱科學與工程:崔崢教授, zhengc@sdu.edu.cn;3. 計算科學:尹弘毅高工,yhy2011@sdu.edu.cn。
據公開資料顯示,山東高等技術研究院于2019年11月10日上午在濟南成立,是山東省人民政府舉辦的以高度國際化為特征的新型科研機構,旨在引領和推動區域基礎科學研究,服務國家戰略。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丁肇中受聘為名譽院長,山東大學副校長程林教授受聘院長。研究院具有充分的自主權,遵循科研規律,尊重科學文化,為杰出學者、特別是青年學者提供最好的條件,在基礎研究領域開展創造性工作。研究院總體規模1200人,在濟南市規劃建設15萬平方米的基礎設施,謀劃建設2~3個大科學裝置。爭取用20~30年的時間,成為世界一流科研機構。
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丁肇中。(山大視點 資料圖)
山東高等技術研究院初期以粒子物理、熱科學、計算科學為三個主要研究方向。成立粒子物理研究中心,開展基于大科學裝置的粒子物理和粒子天體物理的實驗研究;成立熱科學研究中心,主要進行熱科學與工程領域的研究;成立計算科學研究中心,開展數學與計算科學的基礎研究,負責AMS全球數據中心的建設和運行。
2019年11月10日上午,在山東高等技術研究院成立座談會上,山東高等技術研究院院長程林表示,研究院以宇宙線等基礎性、前沿性科學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為主攻方向,建設AMS數據分析研究中心等科學平臺,真空深冷、超潔凈裝置等大科學裝置也將落戶于此。目前研究院已聘任來自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意大利佩魯賈大學、瑞典皇家理工學院等研究機構的6位知名科學家為研究員,并選聘了10位35歲以下的優秀青年科學家到此工作。
其實,成立山東高研院是丁肇中的建議。去年9月28日,在“儒商大會2018”嘉賓懇談會上,丁肇中第一個發言,他建議在山東成立一個高等技術研究院,主要研究一些未來技術發展和探索自然規律的問題,通過這樣的前沿研究,可以作出創造性的貢獻。建議研究院和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合作,用五六年的時間成為頂級研究中心。11月10日,丁肇中在山東高等技術研究院成立座談會上表示,希望和山東高等技術研究院合作很重要的目標就是,繼續找到底宇宙是怎么來的?宇宙里面是怎么回事?人怎么樣能離開地球到別的地方去。
作為山東省設立的新型國際化獨立法人科研機構,山東高等技術研究院無行政級別,具備機構設置自主權、人員選聘自主權與薪酬分配自主權,實行黨委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研究院將內設理事會、學術委員會與若干專業研究中心,并建設研究生培養單位,形成學術型與應用型人才并重的培養體制。
程林認為,山東高等技術研究院是山東科技體制改革創新的又一重大成果,突出表現為“既不像機關,又不像學校,既不像企業,也不像事業單位”四不像新型研發機構。山東高等技術研究院將努力在原始創新策源地、重大科研平臺、高端人才聚集地和開放合作新中心四個方面做到“國際一流”,成為著名學者的集聚地、青年才俊的成長地。為此,山東省財政將每年拿出約3億元資金支持研究院人員聘任、學術交流等,并為引進高端人才采取“一事一議”“專事專議”,做好前沿研究與原始創新的“后勤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