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們自發趕來幫忙將地瓜分揀、打包、裝車。
“幾十年了,俺們村終于盼來了第一筆集體收入,真讓人高興!”12月23日,在平度市店子鎮大王家村,在該村原第一書記柳向東的積極聯系下,青島市湖北商會愛心企業來到村里,采購了滿滿一車總計8000斤“扶貧地瓜”,徹底解決了銷售難題。據了解,該村還種植了50畝經濟價值高的文冠果,明年將迎來第一個收獲期。
第一書記“搬”來博士團隊
據了解,大王家村一共有328戶1024人,其中困難戶11戶、低保戶18戶,村民長年種植玉米、小麥、花生等傳統作物。由于村里嚴重缺水,大多數家庭靠外出打工增加收入。上世紀90年代,村集體辦企業失敗,至今仍負債40多萬元。多年來,大王家村一直戴著“經濟落后村”和“空殼村”的帽子。
2017年9月,青島市人社局選派第一書記柳向東駐村開展精準幫扶工作。在局領導的支持下,他為村里爭取50萬元,建設一處標準化水塘,解決了數百畝地的灌溉問題。此后,他多方奔走,為村里更換照明線路、安裝路燈、改造自來水管道、添上健身設施,建起了室外籃球場。經過開展綠化、房屋維修和環境整治等工作,村容村貌煥然一新。
為了幫大王家村“摘帽”,柳書記為該村“搬”來了博士團隊。大王家村黨支部書記王德利介紹,柳書記先后請來了中科院、中糧集團、工信部賽寶實驗室等單位的30多位專家入村考察。經反復論證,最終選定了經濟價值極高的文冠果項目,村里拿出50畝集體土地作為試驗田。今年3月,柳向東帶領村民們完成一期30畝文冠果幼苗種植工作。
愛心商會伸出援手
為了提高基地利用效率、為村集體早創收多創收,早在今年春季文冠果幼苗剛剛栽下時,柳向東就說服村民們在基地里套種了10余畝附加值比較高的有機地瓜。今年10月,頭茬有機地瓜迎來了豐收季。“算了算,至少能收入2萬多斤。”王德利說,然而,因原先下了訂單的客戶有新的要求,原本不愁賣的地瓜一下子被“閃了腰”。“地瓜收上來之后,陸陸續續賣了一部分,還有八千多斤一直沒賣出去。”
得知最近村民們正為地瓜銷路問題犯愁,柳向東趕緊找到了之前與村委簽訂結對幫扶協議的青島市湖北商會。該商會里的幾家愛心企業一致決定,采購這批地瓜作為員工福利,最終決定以每斤2元的價格認購8000斤地瓜。
12月23日晚,滿滿一車愛心地瓜被運送到市區的青島沃爾富森金屬材料有限公司和青島富邦紅木城暫時存放,準備陸續發放到企業員工和客戶手中。
村集體有了第一筆收入
作為參與此次地瓜采購的愛心人士之一,青島富邦紅木城總經理黃明宇告訴記者,這已不是他們首次采購農戶滯銷地瓜獻愛心了,去年,他們公司就經本報牽線搭橋,從萊西村民手中采購了3000斤滯銷地瓜和5000斤白菜。今年,當通過湖北商會得知大王家村的有機地瓜銷路受阻,馬上決定包圓試驗基地里所有的地瓜。
王德利告訴記者,這幾年來,在駐村第一書記的對接協調下,村里向社會各界爭取到了幫扶資金及物資300多萬,大王家村徹底變了樣。“這8000斤地瓜賣出去,加上村民們之前賣的,村集體共進賬2.4萬元。這也是幾十年來大王家村集體賬戶的第一筆收入。”王德利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