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鄭州公交車上,一位農民工上車后,坐在地板上。車長問:咋不坐座位呢?農民工說,覺得自己身上臟,“怕弄臟了座位”。車長寬慰道,“人人平等,你在我心里是最干凈的人”。一句話打消了農民工的顧慮。這一則暖心新聞引起了許多人的關注,1月2日,人民日報在13版發表評論,點贊鄭州這座大愛之城。
昨日,記者采訪到這位暖心車長,再現那溫暖的一幕,并發現更多感人故事。
鄭報全媒體記者 張倩 文/圖
前段時間,鄭州一公交車長給一位農民工“讓座”引起人們關注。這位公交車長并受到了人民日報的點贊。昨日,記者在快速公交B1調度室見到了“溫暖發散者”——B1路公交車長史向向。“我覺得這只是一件工作中很平常的小事,沒想到會引來那么多人的關注。”史向向說。
將農民工從公交車地板上拉起來 并為其買來熱騰騰的飯菜
史向向回憶,2019年12月12日中午,一位農民工登上了開往電廠路方向的B1路公交車。因怕自己身上的灰塵弄臟車廂內的座椅,農民工默默地坐在了角落的地板上。史向向看到后起身將農民工拉了起來,安置在旁邊空著的座位上。
得知農民工因沒找到工作一天就只吃了一個饅頭時,史向向又將自己包中的零食全拿出來給了對方。因離終點站不遠,史向向將農民工帶到了終點站,又為其拿來了熱騰騰的盒飯。連番舉動讓這位農民工感動不已,本來打算放棄打拼收拾回家的他又燃起了留下拼搏的希望,希望在這個溫暖的城市多停留一些時間。
一句真誠的話感動了農民工 小小車廂暖意融融
史向向,今年29歲,駕駛公交車已有5年。在這之前,他已經有6年跑業務的經歷。出生在周口農村一個普通家庭的史向向在跑業務的幾年中,接觸過許多各種性情的人。他也曾遭遇白眼,也曾收獲溫暖。后來一個偶然的機會,史向向成為一名公交車長。面對這份穩定的工作,史向向很珍惜,工作中也一直充滿熱情。
“當聽到農民工大哥說怕弄臟座位,坐地上就好的時候,我心里挺難受的。我就對他說,身上一點灰有啥的,農民工在我心里就是最干凈的人。”史向向說,正是這感同身受的情感表達,平等自然的話語流露,讓當時的農民工紅了眼眶。車廂內為數不多的幾位乘客也紛紛對車長史向向的話表示贊同,一起對農民工大哥說著關心的話語,小小的車廂,頓時變得暖意融融。
他是同事眼中的“熱心人” 他的車廂里經常透出溫暖
其實在史向向駕駛的公交車廂內,這樣的溫暖并不罕見。前段時間,一個六七歲的小女孩和姥姥一同出門,姥姥剛從外地來鄭,不熟悉線路,在站臺等車時上錯了公交車。而小女孩則登上了姥姥身后的另一輛公交車,就是史向向駕駛的B1路公交車。著急的小女孩在車廂內直跳腳。得知情況的史向向趕緊追趕上前車并喊話,最終幫助祖孫二人在另一個站臺團聚。
遇見老人或是殘疾人乘車時,史向向會第一時間下車幫助;遇到外地乘客問路,他會在站點間隙詳細告知路線;線路上的調度室內,現在還掛著乘客給他送來的關于拾金不昧的錦旗。
身為線路班組長的史向向平時也是同事眼中的“熱心人”,誰家有事了,他會“順手幫一把”;組織為貧困山區捐衣服,他會“剛好有許多不穿的衣服”;組織志愿服務活動,他經常“剛好有時間參加”……正是這樣的熱心腸,讓他的車廂內經常透出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