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刀、剪刀、管制刀具……看著一把把被安檢門“攔截”的刀具,記者不禁心有余悸。日前,南寧市二醫院安檢通道正式投入使用,切實將安保工作做在最前站,確保醫護人員及患者安全。近期,廣西自治區衛健委、南寧市衛健委發文要求三級醫院需配備必要的安檢器材或安檢門開展安檢工作。
近年來,暴力傷醫事件頻繁發生,在這種的情況下,關于醫院是否設立安檢門的討論日漸升溫。有網友把南寧二醫院設立安檢門稱為全國首例,其實去年10月甘肅省人民醫院一醫生遭襲身亡后,該醫院立即安裝了安檢門。
對此,網絡上有過爭論。一種觀點認為,此舉治標不治本,而且存在影響患者就醫效率、容易激化醫患矛盾等弊端。有人認為,設置安檢擺明了醫院將所有患者當作了潛在的危險分子。另一聲音認為確有必要,主要理由是,可降低暴力傷醫風險,提升醫護人員安全感。從南寧市二醫院首日安檢效果看,醫院設安檢門是必要的。
雖然我們不能認為患者及家屬攜帶刀具進入醫院有不良企圖,但醫院作為公共場所之一,也應該成為安全場所。機場、火車站、地鐵等公共場所早已經實行安檢,醫院也應該效仿,這不僅有助于保護醫護人員安全,同樣也有助于保護患者及家屬安全。因此,筆者對醫院開始設立安檢門并不驚訝,相反期待所有醫院加入安檢行列。
“先安檢,后看病”固然增加了患者不便,但患者應該予以理解,因為只有在安全就醫環境下,醫療秩序、醫療質量才有保障。眾所周知,每一起暴力傷醫都會對醫療秩序造成破壞。即便某些醫院沒發生暴力傷醫,醫生出于安全考慮也會對患者保持警惕,這會影響醫生專注度,而且某些醫生為了保護自己,可能會過度檢查治療。
在這個意義上,醫院設立安檢門,是從公共安全的角度出發,維護醫患雙方利益的有益嘗試。安全是一切的基礎。當個體利益遇到公共利益時,個體利益應該適當讓步以維護公共利益。雖然醫院設立安檢門會影響就醫效率,但如果患者都能自覺排隊積極配合安檢,這種影響就會降低。
但要特別指出的是,為了確保患者就醫效率,醫院應該多設幾道安檢門,多增加安檢人員。同時,對孕婦、危重病人等不宜走安檢門的人群,醫院應該設立綠色通道,不能因為安檢造成不良后果。更重要的是,要從根源上化解暴力傷醫。因為醫院設安檢門只是輔助性安全保障手段,只能防止刀具等兇器傷醫,并不能防止拳腳傷醫。此外,醫院安檢工作也要從地鐵等公共場所安檢吸取教訓,不能時松時緊,更不能操作不規范,否則,一時的疏忽就有可能導致悲劇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