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頁 > 中原 > 正文

濟南:立足特色優勢,做大做強縣域經濟

來源:濟南日報編輯:胡浩亮發布時間:2020-01-14 16:17:26

高新區生命科學城

山東數字產業大廈

  伊萊特重工成功軋制世界最大奧氏體不銹鋼環鍛件。

  剛剛召開的市委經濟工作暨“四個中心”建設推進大會上,我市圍繞推進“1+495”工作體系,對2020年工作進行全面部署,明確提出推動縣域經濟突破發展。統籌產業布局,圍繞十大千億產業,每個區縣都要確定1-2個主攻主業,突出特色、發揮優勢,實現錯位發展。加強土地集約利用,創新發展園區經濟。2019年,各區縣的哪些產業特色凸顯、表現亮眼?本期經濟脈動聚焦“立足特色優勢,做大做強縣域經濟”。

  高新生物醫藥產業銷售收入過千億元

  截至2019年12月,濟南高新區生物醫藥企業總數達到3003家,較2018年增長672家;生物醫藥產業銷售收入達1031億元,較2018年增長181億元,突破千億元大關。

  近年來,濟南高新區生物醫藥產業的產業生態逐漸完善,全國影響力逐步提升。高新區連續三年位列全國生物醫藥產業園區綜合實力第五名,躋身全國創新藥物發展前10強。

  重點項目既大且強。2019年,安德森癌癥個體化治療中心項目正式運營;大生命科學研究院揭牌運行,引進項目6個,在談項目15個;恒瑞醫藥全球第八研發中心、OTC事業部、創新藥產業化基地啟動裝修;賽默飛全球醫用質譜維修中心落戶;微醫集團北方區域中心項目正在全力推進中。2019年,高新區生命科學城完成重點項目開工10項,載體開工建設109萬平方米,主體封頂10萬平方米。

  海外合作體系進一步完善。2019年,芬蘭圖爾庫、以色列特拉維夫海外創新中心揭牌成立。高新區生命科學城累計完成11家海外基地、4家海外創新中心建設。

  打造全國最大OEM基地。2020年,高新區將以全球醫藥企業500強、全球美容企業100強、國內醫療器械企業100強為目標,成立專班,引進產業化落地項目;打造平臺、建設載體,完成2-3個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加快推動銀豐國際生物城等載體投入使用,加快聯合平安集團建設專業化產業園區;加快建設中國最大的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OEM基地(超級工廠);加快引進美國超極化項目、匈牙利量子生物體檢儀項目、蘇州醫療協同創新醫用機器人研究項目,建設全國新藥研發轉化中心。

  (本報記者 韓霄鵬)市 中“數字市中”助推泉城新動能涌噴

  2019年12月31日,總部位于市中區的互聯網“出海”企業赤子城科技在港交所鳴鑼上市,“中國·濟南互聯網出海產業園”揭牌活動在山東數字產業大廈同步舉行。記者獲悉,此次赤子城科技香港上市實現兩個突破:山東第一家上市互聯網企業誕生,濟南市率先打造互聯網企業“出海”產業高地。

  10年前,赤子城科技創始人劉春河在濟南市北園大街一處不足10平方米的出租房內開始創業生涯,隨后轉戰北京謀求更大發展。2018年,赤子城科技在山東“雙招雙引”熱潮中、在濟南市和市中區良好營商環境吸引下回歸濟南。2019年,山東赤子城升級為赤子城科技總部。時至今日,赤子城科技已打造超過70款產品,累計近8億用戶,覆蓋全球200多個國家與地區。2019年上半年,赤子城科技為超過129萬款應用提供變現服務。

  新動能的成長和壯大,既需要環境,也需要土壤。近年來,市中區以建設山東數字經濟產業園為抓手,打造“數字經濟”和“5G”產業高地。山東數字產業大廈建成運營,工信部電子一所、中國信通院兩大國家級產業支撐機構和赤子城、譽存科技、中軟國際等30余家著名企業紛紛落戶;山東智能產業大廈正著力建設國內首個BIM軟件產業園,打造全國“建設工程數字化”產業發展高地;濟南市“互聯網+”創新創業示范園投入運營,已入駐“線上線下”企業120余家,同步規劃建設“八戒眾創城”,打造山東省“互聯網+”產業集聚區。

  隨著赤子城科技等“高精尖”項目的落地,各類主體協同創新良好局面的形成,市中區將立足資源優勢,壯大特色產業,大力推進綠色智造產業集聚區“5G+泛在電力物聯網”產業園、山東數字經濟產業園、山東新金融產業園、濟南國際創新設計產業園等重點產業園區建設,舉全區之力推動二環南路科創產業帶和南部科創新城“一帶一城”建設,把中日高科技產業園作為重中之重,全力打造科技創新、數字經濟、智能制造、創意設計、現代金融五大產業發展新高地,在建設“大強美富通”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國家中心城市進程中展現更多市中擔當和市中力量。

  (本報記者 劉陽)章 丘打造高端裝備制造千億級產業集群

  走進山東伊萊特的生產車間,車間干凈敞亮,生產線井然有序、一塵不染。就是在這樣的車間里,2019年3月,直徑15.8米奧氏體不銹鋼鍛環成功軋制下線。從村辦企業到跨國集團,伊萊特作為一家制造業企業,已成為全球風電法蘭巨頭,并制造出“世界第一環”。在超大型鍛件領域,擁有全球首屈一指的軋環、軋筒能力。2019年1月份至10月份,伊萊特出口創匯7694萬美元,增長27%。

  濟南軌道交通1號線開通后,列車的車頭、座椅、風道型材上都采用來自濟南圣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產品——輕芯鋼復合材料和新型酚醛樹脂。其中,圣泉集團自主研發的輕芯鋼產品打破西方國家技術壟斷,成功用于高鐵、標準動車組(復興號)及地鐵、磁懸浮列車減重提速。酚醛樹脂生產技術先后試驗6000多次,獲得濟南市科技進步獎,列入科技部支撐計劃。依托酚醛樹脂技術成果,圣泉集團計劃建設35萬噸高端新材料產業基地項目。建成后,圣泉集團將成為世界最大的酚醛樹脂生產企業。

  今年年初,章丘區提出打造“133”產業體系。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做深“十百千”產業規劃,大力推進產業動能轉換,構建以高端裝備制造為帶動龍頭,新材料、新醫藥、新信息為成長骨干,都市農業、現代物流、文旅康養為能級支撐的“133”產業體系。高端裝備制造業,依托中國重汽、伊萊特重工、哈工大機器人等龍頭企業,做好建鏈延鏈補鏈強鏈“四鏈”文章,聚力打造千億級產業集群。

  “經過幾十年的努力,當企業真正掌握全球領先技術,形成專利,寫到國際標準的時候,就有了競爭優勢,并處于制高點。”山東昊月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楊志亮說。為全球性難題提供解決方案并非易事,2009年昊月樹脂就把高分子吸水樹脂技術上升為國家標準,但要成為國際標準,需要國標組織5個成員國提出申請,三分之二的專家通過才行。從2012年至2017年,楊志亮和來自全球的專家召開17次國際會議,邀請23位來自不同國家的專家到公司實地考察,最終成功將核心專利技術轉化為國際標準,大大提高了我國產品的市場競爭力,打破國外企業壟斷。

  享譽海內外的山東華民鋼球股份有限公司,有70%的產品銷往世界30多個國家。“產品質量是信譽,是財富,是企業長久發展的基石。我們憑借良好的信譽,已經闖進‘一帶一路’沿線國際市場。”華民股份董事長侯宇岷說,華民鋼球2019年已完成鋼球銷售6萬噸,其中一半以上出口南非、剛果、印尼、蒙古、加納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

?2018中原新聞網站版權所有

亚洲美女网站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一区在线观看,久久tv免费国产高清,国产日韩AV免费元码一区二区
日韩欧美在线导航亚洲都市 | 亚洲色婷婷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第一a在线网站 | 午夜AV不卡免费在线播放 | 偷自拍亚洲综合在线不卡 | 亚洲2020最新视频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