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初,濟寧市將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列為市政府“為民辦十件實事”之一。一年過去,濟寧市新建規模化水廠4處,續建規模化供水工程12處,完成規模化供水工程8處,受益村莊1070個、人口111萬人,其中完成45個省定貧困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和183個高氟村除氟改造,共計完成投資12.15億元,超額完成年度任務,農村飲水保障水平得到大幅提升。
城鄉供水一體化
嘉祥村民喝上放心水
近日,嘉祥縣萬張街道周莊村村民周傳祥打開水龍頭,來自附近東城水廠的優質飲用水“嘩嘩”流了出來。“這水,是真正的‘礦泉水’!政府的民心工程造福百姓,太感謝了。”周傳祥笑得合不攏嘴。與周傳祥一樣,受益于嘉祥縣飲水安全工程實施,嘉祥縣58萬居民實現了喝上“放心水”的愿望。
“你看,水龍頭一擰,白花花的水就來了。”肖劉屯的劉雪芹在自家的廚房里,擰開水龍頭,向記者展示。去年她家迎來一位可愛的“豬寶寶”,為了保證用水質量,她家洗菜、做飯、炒菜用的都是用桶裝水,每月買水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和現在每月的自來水費相比,以前那一筆支出真是太多了。”劉雪芹說,如今的自來水干凈、安全、穩定、放心。
據了解,2016年以來,嘉祥縣舉全縣之力實施城鄉供水一體化工程,新建5處水源地,對梁寶寺等3個水廠進行了提升改造,鋪設供水主管網510公里、村內管網3863公里,主管網已鋪設到所有村村頭,449個村通水運行,受益群眾58萬人,累計完成投資5.2億元,初步達到了城鄉供水“同質、同網、同源、同服務、同監管”的目標,實現了一個部門主管、一家公司運行”。
嘉祥縣城鄉供水一體化工程共分5大供水片區,由北向南分別為:向陽水廠片區、老僧堂水廠片區、東誠水廠片區、青山水廠片區、阿城水廠片區,工程內容主要包括水源工程、輸水工程、水廠改造工程、配水管網工程及信息化工程,覆蓋13個鎮(街道)73.12萬人。
其中,縣域內的六個水廠相互連通,六個水廠分別為老僧堂水廠、向陽水廠、東誠水廠、青山水廠、護山水廠、阿城水廠。如此一來,六大水廠南北貫通一體,互為補充,把縣城北部合格地下水或平原水庫產水調往南部各水廠,保障供水效率。
新建倆地表水廠
信息化實時監測、預警
“立足濟寧市資源性、水質性缺水的實際,我市因地制宜推進水源置換、規模化水廠、信息化工程‘三大工程’建設,以達到城鄉供水企業化、專業化、規范化、智能化‘四化’要求。”濟寧市城鄉水務局工作人員介紹,其中,全市開工建設了供水能力20萬噸/天的長江、運河兩處地表水廠,2020年即可實現地下水與地表水的置換。東部山丘區依托水庫、優質地下水,建設規模化水廠,解決地質性缺水的城鄉供水問題。
而為解決西部平原區水質性缺水問題,借助煤礦塌陷地治理,建設平原水庫,引蓄地表水,通過水網輸送到規模化水廠。同時,建設了工程信息管理中心,采取信息化手段對水廠進行實時監測、預警、分析,實現了管理的高效化、便捷化、智能化。
據介紹,2019年,濟寧市政府批復了《濟寧市2019-2020年農村飲水安全兩年攻堅行動實施方案》,其中,通過置換水源、新建改造水廠、管網延伸、單村改造提升等工程建設,明年全市農村飲水不安全問題將得到全面解決,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到99%以上,規模化供水工程覆蓋率達到80%以上,最終實現城鄉供水一體化規劃目標。
為做好城鄉供水工程良性運行管理,全市全面落實縣級政府主體責任、水行政主管部門行業監管責任和供水單位運行管理責任“三個責任”,落實縣級農村飲水工程運行管理機構、運行管理辦法和運行管理經費“三項制度”,加大“按表精準計量、水費應收盡收”管理力度,以精準用水計量提升管理水平,增強百姓節水、惜水意識。
同時,充分發揮“116”水利服務熱線作用,及時接受群眾舉報、咨詢和監督,第一時間維護搶修出現故障的供水設施,提高服務水平,保障供水安全。為提升農村供水運行管理水平,全市積極探索建立了縣(市、區)“一家企業運營”管理新模式,目前,全市12個縣(市、區)已經建立了“一個部門主管,一家企業運營”管理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