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日報訊(記者姚毅)1月15日,山西省河津市首批赴日護工技能培訓班開班,35名學員將開展為期4個月的語言、護理技能培訓,考核合格后將赴日本北海道、東京、富山等地的養(yǎng)老院和醫(yī)院就業(yè)。這是該市首次面向海外市場開展有組織的勞務輸出,在山西省尚屬首例。
“我渴望通過培訓提升自己,到日本學習新的技術,以后把先進的理念和技術帶回家鄉(xiāng),帶領更多的姐妹致富。”赴日務工,除了一年超過10萬元的純收入讓人心動,學員原麗萍有著更長遠的人生目標,“當然,現(xiàn)在最緊急的任務還是要認真學習,外語水平達到用工方要求的日語N4水平。”
據(jù)了解,此次考核合格后的學員還將和用工方一次性簽3年的合同。針對不同人群,該市將采取技術工種、研修生、勞務派遣等方式,通過正規(guī)國際勞務派遣公司持續(xù)開展對外勞務輸出。
為鼓勵、支持當?shù)貏趧恿Ω叭站蜆I(yè),河津市出臺了一系列優(yōu)惠政策和保障機制:農村貧困人口培訓、出國零費用,其他人辦理護照和出國體檢收費3000元,其余費用全部為無息貸款;為解決海外人員面臨的各類問題,建立了以“鳳還巢”辦公室為橋梁的關心關愛網(wǎng)絡,開通24小時熱線電話,建立微信工作群,對在外人員及其家屬全方位關心關愛。
2017年以來,隨著“鳳還巢”計劃的開展,河津市積累了豐富的勞務輸出經(jīng)驗,建立了完善的務工服務組織。目前在全國已建立68個在外人員服務站,通過“古耿魯班”“愛之橋月嫂”“晉鋁焊工”三大勞務品牌,輸出建筑技工1萬余人次、家政服務3000余人次、品牌焊工3200余人次,年累計增收10億元左右。2019年,該市又建立起在外人員、外來人員、本地化人才信息庫,完成“鳳還巢”智慧服務平臺建設,有效促進全市勞務輸出工作的提質增效。
勞務輸出不僅能充實“口袋”,還能武裝“腦袋”,是真正的“無煙工業(yè)”。運城市委常委、河津市委書記鞠振說,今年河津將以該市多個駐外代表處為依托,在拓展海外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市場上做文章,以日本等發(fā)達國家為目標,爭做全省海外勞務輸出“排頭兵”、打造對日勞務輸出和拓展海外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市場“示范市”、開辟發(fā)展勞務經(jīng)濟“新高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