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了一句父子間的愛心承諾,2009年以來,臨汾市小伙段忠恒組織和參與慈善愛心活動500余次,累計奉獻愛心60余萬元。逢年過節,他都會備好愛心物品和慰問金,看望孤寡老人、孤兒、貧困人群等人。
年關將近,段忠恒駕車滿載著精心采購的年貨,又出發了。
為十來個幫扶對象送上愛心年貨
13日10時,段忠恒到達位于臨汾市東郊冶建小區的貧困戶吉陸平家里。這里房屋低矮破舊,公共設施常年失修,沒有暖氣和自來水,道路上處處坑坑洼洼。
“小段,快進屋暖和暖和!”聽說段忠恒來了,吉陸平趕緊迎了出來。
“我給你們買了點年貨,幾套新被褥和生活用品。”說著,段忠恒拎著大包小包進了屋。他送來的東西豐富多樣,除了米面油、春聯,還有各種肉類、蔬菜、水果、糖果、調料,以及電飯鍋、餐具、洗漱用品、拖鞋等物品。
吉陸平原是臨汾市堯都區賀家莊鄉的農民。上世紀90年代,新婚不久,吉陸平的妻子突患精神障礙,久治不愈。二十多年來,吉陸平既要照顧病重的妻子,撫養兩個未成年的孩子,還要贍養體弱多病的雙親,日子過得異常艱難。2016年,段忠恒從當地民政部門得知吉陸平的情況后,及時伸出了援助之手。
“這點錢你拿著,希望你們能過個好年。”段忠恒每次來,除了買東西,還會給一些慰問金。
“倆孩子的學費都是小段給交的,好幾次妻子半夜犯病住院,也是他開車接送的。這幾年,小段每月來一次,總是拿很多東西,真是太感謝他了!”吉陸平滿懷感激地說。
“馨樂,快看,你段叔叔來了。”11時,段忠恒來到臨汾市堯都區喬李鎮南麻村,看望了住在這里的幫扶對象小馨樂。
小馨樂的奶奶符玲介紹,小馨樂今年9歲。2010年,她兒子因車禍意外去世,兒媳留下才一歲的小馨樂離家而去。這些年來,符玲和老伴共同拉扯小馨樂長大。
“你看,這是我給你買的書和學習用品。”段忠恒摟著小馨樂說。
“幸虧有小段這樣的好心人幫忙。現在,小馨樂性格開朗了許多,學習也有了很大的進步。特別感謝他!”符玲說。
“春節前,十來個幫扶對象,我都要去看看,送點年貨。”段忠恒邊走邊說。
對父親的承諾讓他成為愛心使者
段忠恒1984年出生在霍州市一個普通家庭,父親段雙柱是內科醫生,母親全職操持家務,哺育三個孩子成長。
從小,愛心的種子在段忠恒的心里萌芽。“我爸是霍州礦務局醫院的優秀醫生和勞動模范,救治的病人無數。他時常教導我,要做個好人多做好事。”提起父親,段忠恒一臉驕傲。
2004年,從臨汾職業技術學院畢業后,一心想繼承父親衣缽的段忠恒,因為種種原因,沒能當上醫生。2009年,段忠恒開辦了自己的公司,事業在朋友和社會各界的幫助下蒸蒸日上。交際廣了,應酬多了,段忠恒花錢也開始大手大腳。對此,父親看在眼里,急在心上。“經濟條件越好,越不能忘本,應該一心向善,回報社會,多去幫幫那些需要幫助的人。”父親教導段忠恒說。
于是,段忠恒向父親承諾:“我一定不辜負您的教誨,爭取做到日日有感恩、月月有愛心、年年有奉獻!”自此之后,段忠恒成為一名愛心使者,經常組織參與愛心活動,扶危助困。
每次活動前,段忠恒都會提前到當地有關單位了解需要扶貧救助的信息,哪里貧困他就選在哪里。除了送食品和生活用品,他還定期邀請臨汾市各大醫院專家,開展幫扶結對及健康義診活動,為村民送醫送藥。
幾年的扶貧助困經歷,段忠恒開始思考,扶貧不僅要“輸血”,更要學會“造血”。
汾西縣前加樓村貧窮落后,人均年收入僅500余元,有建檔立卡貧困戶35戶。2017年1月,段忠恒在前加樓村考察后驚喜地發現,這里的地理環境適宜藥材生長。于是,他選定了50畝荒地種植丹參,并協助村委會成立了“山丹丹種植專業合作社”。
為了保證丹參的質量和效益,段忠恒又出資聘請山西農科院丹參種植專家,到合作社種植基地詳細傳授種植經驗。在段忠恒的努力下,第一年雖然產量還不太高,但銷售一空。村里35戶貧困戶,每戶至少分到了488元保底分紅,參與勞動的貧困戶最多獲得了3000多元勞務費。這50畝的丹參種植不僅解決了該村貧困戶勞動力的就業問題,也承載了合作社的發展和未來,段忠恒的扶貧之路、愛心之旅開出了希望之花。
2017年,段忠恒把每個月的27日定為“愛心日”。每到這一天,他都會提前備好愛心物資和慰問金,準時啟程出發,看望定點幫扶對象。這些年,段忠恒捐贈的錢物達60余萬元。一次次的愛心之旅,一次次的真情付出。段忠恒說,這一切使我快樂! 山西晚報記者 劉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