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頁 > 中原 > 正文

河南三條高鐵春運首秀

來源:大河網編輯:李茗茜發布時間:2020-01-21 16:53:59


 






編者按

  2019年12月1日,鄭渝高鐵鄭襄段、鄭阜高鐵、京港高鐵商合段開通運營,我省周口、南陽、平頂山三地“齊步”跨入高鐵時代。如今,三條高鐵迎來春運首秀。放眼中原大地,一趟趟風馳電掣的高鐵列車,正載著天南地北的中原兒女跨越千里,歸家團圓。快速建設的河南米字形快速鐵路網,讓回家路變“短”,讓“囧途”變“坦途”,讓家更近、心更暖。

  通達八方尋初心夢想

  □記者董學彥河南報業全媒體記者王烜

  1月20日上午10時,在寬敞明亮的高鐵禹州站售票大廳內,鬢發花白的王勵杰和活潑可愛的外孫女準備去北京探親。

  “俺家住在禹州市褚河鎮寺后王村,高鐵站征用的就是俺村的土地。家門口有了高鐵站,我到北京看閨女可方便啦!”手持G1590次高鐵票的王勵杰笑著說。過去他去北京,要先到許(昌)禹(州)快速通道的公共汽車停靠點,再坐一個小時的大巴到許昌東站乘車,現在“抬腳”就能坐上直達高鐵。

  人們的生活因交通而改變,城市的發展因高鐵而提速。在高鐵鄢陵站,58歲的姚明勛隨著熙熙攘攘的人流走出站臺。老姚是鄢陵縣人,30多年前就開始在外打拼。如今他在杭州經營著自己的公司,主營園林綠化、景觀設計。

  “高鐵通到家門口,給我的生意幫了大忙。”姚明勛說,近兩年他的公司從南方引進了許多名貴樹種到鄢陵移植,每年的交易額都在百萬元以上。高鐵開通后,將鄢陵與杭州之間的通行時間縮短至6小時左右,讓姚明勛看到了更多商機。

  許昌市發改委主任彭占亭介紹,從8年前京廣高鐵穿城而過,到前不久鄭渝高鐵鄭襄段、鄭阜高鐵開通,目前,許昌已擁有3條高鐵線、5座高鐵車站,構成了“川”字形高鐵網。全市已形成了集航空、高鐵、高速公路、市域鐵路等于一體的現代立體交通體系,為城市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勁的“高鐵動力”。

  “過去我們邀請專家,都要派車到鄭州、許昌去接,現在禹州通了高鐵,為我們引進人才提供了便利。”禹州市恒利來合金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朱曉朋打趣說,“有的院士、教授利用周末時間,打著‘鐵的’就來公司,太方便了。”

  “高鐵一通,黃金萬兩。”建安區區長馬浩表示,“家門口的高鐵站,使建安區對外開放合作得到強化,由此帶來信息、資本、人才、科技等資源要素的聚集,吸引著更多企業前來投資。”

  在途經許昌的高鐵線上,一輛輛奔馳的列車帶著許昌人的行李和夢想,駛向西南、駛向華東,駛向新的遠方。

  歸家之路品愜意舒暢

  □記者張建新河南報業全媒體記者張宏怡

  又是一年春運時,回家總是一件幸福的事。

  1月18日一大早,家住北京海淀區的劉秀琴就撥通了遠在千里之外——平頂山郟縣王集鄉棗莊村母親的電話:“媽,我中午1點40分坐高鐵從北京出發,下午6點就到郟縣了,晚上咱們一起出去吃饸饹。”

  電話那頭,70多歲的母親格外興奮,激動地說著:“我早去新建的車站看過了,離咱家可近,四五分鐘的路。你不知道那候車廳有多大、多美,老遠看上去像是一個巨鼎。”

  45歲的劉秀琴已經在北京工作生活了27年。幾乎每年春節,她都回娘家探親。

  回想起往年的返鄉,劉秀琴感慨不已,“上世紀90年代的時候,我都是先乘坐‘夕發朝至’的普快列車到鄭州,然后坐長途車到平頂山,再轉車到郟縣,十七八個小時的輾轉奔波,真是讓人身心疲憊。到了2010年,家里有了車,我們就自駕返鄉,我和愛人輪流開,也要9個多小時才能到家。”

  后來,許昌通了高鐵,劉秀琴一家人的返鄉進入了“高鐵時代”,先乘高鐵至許昌,再打車回郟縣,7個小時便可到家。

  “如今郟縣有了高鐵站,回家的路越來越輕松。”劉秀琴說。

  2019年12月1日,鄭渝高鐵鄭襄段正式開通。作為豫西南第一條高速鐵路,鄭渝高鐵平頂山段全長67.17公里,在境內設有平頂山西站和郟縣站兩座車站,越來越多的鷹城人選擇乘高鐵踏上返鄉路。

  從北京西站到郟縣站要4個多小時,劉秀琴的鄰座都是郟縣人,一路上有說有笑,熱鬧得很。

  臨近郟縣,車廂里的顯示屏上循環播放著與郟縣有關的短片。從歷史文化到特色美食,再到鐵路發展,身為郟縣人的她,自豪感油然而生。劉秀琴說,高鐵讓郟縣與外地之間有了一種新的聯系,推動了郟縣的發展。

  下午6點左右,列車緩緩駛入郟縣站。站房里一片喜氣洋洋,紅彤彤的燈籠高高掛起,“福”字貼花點綴角落。母親已候在出站口,劉秀琴說:“媽,過了年,您跟我們一起坐著高鐵去北京。”(圖李利國攝)

  一路向南“喝”燴面四兩

  □記者孟向東河南報業全媒體記者司馬連竹通訊員陳新剛

  1月20日下午,乘坐G7980次列車回鄉的方城人劉云磊,剛下車就直奔飯店,迫不及待地點了份“燴面套餐”:方城火燒、熗鍋燴面,“再加上一勺咱老家特有的羊油辣椒,一個字,美!”

  劉云磊就餐的飯店叫“燴面傳奇”,位于蘭南高速方城縣出口處。這家飯店的經營者叫王松山,4年前從南陽市回鄉開起了燴面館。

  “最近來飯店的外地人特別多,特別是農歷小年那一天,我們接待了上千名散客。”王松山告訴記者,高鐵開通后,慕名來“喝”燴面的外地游客顯著增多。

  一句“喝”燴面,道出了方城燴面背后的韻味兒。“方城燴面的特點是用羊肉爆炒熗鍋,高湯下面,熗鍋燴面湯濃色重,吃面先喝湯,然后加上羊油辣椒,配上火燒,獨特的體驗令人難忘。”在方城高鐵站,記者見到了鄭州“張老熗方城熗鍋燴面”的創始人張林,他正準備乘車返回鄭州。原籍方城縣袁店鄉的張林,上世紀90年代到鄭州創業,如今已經開了10家熗鍋燴面店。

  鄭渝高鐵鄭襄段開通后,方城是從鄭州方向進入南陽境內的首站。張林說,去年高鐵通車后,他就邀請鄭州的朋友到方城老家體驗風土人情,“高鐵拉近了兩地的時空距離,坐高鐵到方城‘喝’燴面,別有一番風味兒。”

  “福建有沙縣小吃,蘭州有牛肉面,武漢有周黑鴨,在很多高鐵站都能見到這些地方美食的身影,方城燴面為什么不能隨著高鐵走遍全國?”張林說,他已經把“張老熗方城熗鍋燴面”申報通過了方城和南陽兩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現在正致力于推動方城燴面的品牌化、正規化,在控制產品質量的基礎上,充分利用高鐵物流、快餐配送的便捷,讓熱騰騰、香噴噴又充滿“老家味道”的燴面,成為閃耀高鐵沿線的河南名片。

  登車前,張林說:“有了高鐵,老家的精彩將被更多的人認識。”

  門前路過溢幸福之光

  □記者趙春喜本報通訊員王向靈

  坐著高鐵回家過年。1月17日下午5點30分,徐騰從浙江杭州出發。晚上9時,回到了家鄉河南沈丘縣。

  “差不多趕個小集的時間。”父親徐進早早等候在出站口,接著女兒滿心歡喜。

  徐騰是浙江大學的一名博士生。往年,她回家的交通方式有兩種:一是坐大巴,八九個小時的顛簸疲憊不堪;二是從杭州坐高鐵到鄭州,然后再坐大巴到沈丘,五六個小時的周轉勞神勞心。今年從家門口通過的鄭阜高鐵開通了,她坐上從杭州到沈丘的直達高鐵,三個半小時就到家了。“快、坐著舒坦,沒有感覺到一絲疲勞。”徐騰一臉興奮。

  位于河南省東大門的沈丘縣,過去受制于交通條件,生活在這里的人們春天外出“行路難”,冬天返鄉過年“路更難”。2019年12月1日,河南省米字形快速鐵路網一“捺”繪就完成,鄭阜高鐵建成通車,沈丘結束了不通高鐵的歷史。

  “高鐵門前過,離家更近了。”從沈丘北站下車的乘客王宏偉說。

  今年26歲的王宏偉,家住距沈丘北站十幾公里的鄲城縣虎崗鄉劉老家村。他在北京務工已三個年頭了。

  往年返鄉坐火車需要八九個小時,今年鄭阜高鐵通了,他從北京到鄭州、再從鄭州到沈丘,總共只用了4個多小時的時間。

  高鐵門前過,既方便了外出的人們,又給在本地尋找致富門路的人們帶來了好處。

  沈丘縣白集鎮村民趙志輝長期跑客運。過去,只有逢村民趕集的時候,趙志輝才能拉到乘客。現在平均每天有600人左右到沈丘北站坐高鐵,在這下高鐵后要乘車回家的也不少,趙志輝天天忙得不可開交。

  該縣東城辦事處的村民鄭大成,過去在寧波一家服裝廠上班,離家遠、回家難。高鐵開通后,他成了站前廣場管理隊的一員,妻子是保潔員,一個月下來兩人工資有4500多元。

  “我曾是建檔立卡扶貧戶,現在兩個人都有班上,家庭經濟條件越來越好。高鐵從俺家門過,俺老百姓也沾光了。”幸福寫在鄭大成久經風霜的臉上。

  本版圖片除署名外均為資料圖片

亚洲美女网站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一区在线观看,久久tv免费国产高清,国产日韩AV免费元码一区二区
日本精品一区二区视频 |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人妖 | 欧美亚洲国产日韩一二三区 | 久久精品免视看国产免费 | 天堂v亚洲国产ⅴ第一次 | 日本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