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日報記者 劉劍英通訊員 劉洪濤 霍飛飛
“爸,我下午五點左右就到家啦!”2月4日9時許,接到兒子李佳的電話,邱縣香城固鎮南劉村村民李軍慌了神:“不是告訴你別回來嘛,現在疫情形勢這么緊,你這孩子咋不聽話!”
掛斷電話,李軍撓了撓頭:“兒子才18歲,在湖南衡陽務工大半年沒回過家,好不容易回來,又趕上疫情防控,這可咋辦?”戴上口罩,李軍一跺腳出了門。
“連臣,小佳下午就到家,你說咋辦?”李軍氣喘吁吁地趕到“胡同長”李連臣家。李連臣既是“胡同長”,還是李佳的叔叔。“別著慌,按照縣里疫情防控工作要求,途經湖北省返鄉的,必須上報隔離!”李連臣隨即掏出手機,向村委會主任劉付全報告。
接到電話,劉付全立刻向鎮里說明情況。緊接著,香城固鎮黨委書記高風采第一時間向縣里匯報。“邱縣、曲周界疫情防控點值班人員,你們一定要做好村民李佳勸阻隔離準備工作!”上午11時,縣界卡點值班人員收到命令后,開展仔細排查。與此同時,香城固鎮啟動緊急預案,鄉鎮干部與衛生院工作人員驅車來到邱縣、曲周交界防控點。
“一定要隔離嗎?”看到眼前的一幕,李佳有點慌神。此時,他的手機鈴聲響起,來電話的是自己的爺爺。
“孩子,咱村里大喇叭天天喊,疫情防控人人有責,連我這個不識字的老頭兒都知道這次疫情有多嚴峻。你叔是咱這條胡同的‘胡同長’,他把胡同的所有人員出入情況上報,這是為了全村人、全縣人的安全,也是為了你的安全!”爺爺的一番話,讓李佳對自己貿然返鄉的行動后悔不迭。
第二天,爺爺李全付去探望正在鄉鎮衛生院集中隔離中的李佳,由衛生院工作人員把生活物品轉交給了孫子。“你們放心,我在這兒一切都挺好,沒事的話,14天后咱們就能團聚了!”李佳說。
打響疫情防控阻擊戰后,針對外出務工人員多、春節返鄉人員集中等情況,邱縣實行以縣城居民小區“樓長”和農村“胡同長”為基礎的網格化排查管控機制,全縣共設立“樓長”“胡同長”7100余名,通過充分發動、組織、凝聚群眾,構筑起群防群治的嚴密防線,確保人員不遺漏、問題早發現、應急快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