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今天舉行的上海新聞發布會上獲悉,3月份起,上海市大中小學開展在線教育(中小學在線教育從3月2日起開始),學生不到校。后續到校學習時間,將視疫情情況,經科學評估后確定。日期一旦確定,將提前向社會公布。同時,疫情期間,各類培訓機構和托育機構不得開展線下培訓和托育工作。
據上海市教委主任陸靖介紹,基礎教育方面,課程以電視播放為主,包括有線電視和IPTV,共分為12個頻道,從小學一年級到高中三年級每個年級一個頻道,除了首播外,還會安排重播。無法收看電視的學生,可以通過電腦、平板(Pad)、手機等多種終端聽課。我們還會在相關網站上提供課程視頻下載。聽課后,學生可通過多種信息平臺,與本校教師進行互動交流。
對于少數由于特殊原因確實無法通過電視或網絡上課的學生,將由學校“一人一策”做好托底方案,力爭不讓一個學生掉隊。仍在外地的學生,可安心在家進行遠程學習,通過網絡點播、IPTV省外服務等模式收看授課,也可在相關網站下載課程視頻,與學校老師互動交流。
中職教育方面,根據“專業課+公共課”課程結構特點,公共課程由市級統籌提供優質的在線課程資源,專業課程由學校綜合使用國家、本市和本校各類在線課程資源,任課教師同步做好在線輔導。
高等教育方面,由高校根據自身特點和情況,“一校一策”開展在線授課,市教委指導高校綜合用好教育部和上海市各類在線精品課程資源和學校課程資源,協調部分公共課程在線資源全市高校共享。
陸靖表示,在線教育的課表中,每節錄播課時間約20分鐘,學生在線的總時長也得到了有效控制。以小學為例,小學生的線上教學每節錄播課時長20分鐘,比傳統課堂教學短15分鐘,這是根據小學生自主注意力集中時間設定的;平均每天排課5-6節,這樣每個學生每天需要收看的總時長基本不超過2小時。“對于學生的在線學習,我們提出了不得強行要求學生每天上網‘打卡’、上傳學習視頻等硬性要求。學生作業要符合在線學習的特點,避免簡單地沿用在校學習期間布置作業的形式,防止增加學生和家長不必要的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