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確保疫情期間就業局勢穩定,山東省制定出臺了《關于積極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做好穩就業工作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提出“7個緊盯、7個全力”,確保加大力度實施好就業優先政策,多措并舉做好重點群體就業。20日,省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對該措施做出解讀。《若干措施》提出了哪些創新性政策和服務?省人社廳廳長梅建華從6個方面做出了概括。
(一)全力“保”,為企業復工復產提供用工保障。首先,建立重點企業、重大項目用工保障制度,設立用工服務人社專員,一對一提供用工服務。其次,設立用工補貼,對春節期間復工復產的疫情防控重點物資生產企業,給予一次性用工補貼;對2月10日后一個月內復工復產新吸納就業的,給予吸納就業補貼。
(二)著力“降”,幫助企業渡難關穩崗位。降低社保成本,助力企業輕裝上陣、共渡難關;降低失業保險穩崗返還門檻,支持企業不裁員少裁員;降低殘保金負擔,對殘保金實行分檔減繳;降低住房公積金負擔;降低小微企業創業擔保貸款申請條件,鼓勵創業就業。
(三)分類“補”,加大對企業和重點群體穩就業支持。一是補企業。將困難企業失業保險穩崗返還政策延長1年;對小微企業吸納離校2年內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就業的,給予社會保險補貼。二是補個人。在社會保險補貼、公益性崗位補貼、培訓補貼、下崗失業人員生活補助等方面延長了政策享受期限。三是補機構。對返鄉創業服務站、創業孵化示范基地、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區,給予運營補貼。四是補活動。對職業技能競賽活動給予賽事補貼。
(四)穩步“提”,提高促進就業創業補貼標準。主要是提高個人創業擔保貸款額度,提高就業見習補貼標準。
(五)聚力“防”,防范化解規模性失業風險。完善就業形勢監測預警制度,提高失業風險監測預警能力;建立健全就業崗位信息歸集發布制度,規范企業裁員行為;建立就業風險儲備金制度,妥善處置失業風險。
(六)突出“先”,大力實施就業優先政策。完善組織領導機制,完善投入保障機制,完善政策協同機制,加強公共就業服務,確保就業創業政策落實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