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網訊 (政務記者 康世甫 賀志泉)疫情發生以來,群眾對市場價格的變動非常敏感。河南省對重點商品應急監測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下一步我省市場價格的發展趨勢又是什么?
2月20日,河南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河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專題第十三場新聞發布會,河南省發展改革委二級巡視員姜麗華就此進行了回應。
姜麗華介紹,疫情發生以來,從1月23日起,在前期豬肉日監測的基礎上,啟動了全省重要民生商品的日監測工作,我省進入一級應急響應以后,又在原來33種民生商品監測的基礎上,增加了口罩、酒精、洗手液、消毒液等衛生清潔用品的應急監測。
姜麗華說,全省各地把價格監測和市場巡查工作結合起來,平均每天出動170多人,調查676個監測點,巡查83個巡查點,實地了解各大超市、集貿市場、小型蔬菜店和藥店,通過疫情期間的價格應急監測,以及在官網、微信公號及時公開重要民生商品的價格波動情況,引導居民理性消費。她表示,下一步將在重點商品的應急監測和市場巡查的基礎上,聚焦重點人群,指導各地市執行好物價補貼聯動機制,減輕價格波動對居民基本生活,特別是困難群體生活的影響,發揮好政府的兜底作用。
就市場價格下一步的發展趨勢,姜麗華表示,和全國相比,我省重要民生商品價格總體平穩,只是由于突發疫情和短期擾動性沖擊,導致部分地區的醫用防護品、食品出現了短暫性供應缺口。這種缺口可以通過米袋子、菜籃子、生產能力的增強,物流的暢通,投放儲備和恢復生產等方式加以彌合,通過供應能力的加強,市場價格將會繼續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