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許多人自覺居家隔離。“窩”在家,卻有很多家長手機不離手,讓這段本可以拿來好好陪伴孩子的時間白白流失了。而濟南高新區春暉小學一二年級學生家里卻是另一番情形,家長與孩子們協商好專屬的親子互動時間,把手機放進“養機場”,除了必要的電話,不再心心念念的戀著手機,而是變成了與孩子們一起上網課、做家務、閱讀書籍、鍛煉身體……
按照春暉小學家庭“養機場”倡議書,家庭“養機場”就是在家設置一處讓手機“休息”的地方,家長回家后除正常接打電話外,把手機放在固定地方,每天寄放三個小時(也可以根據家長時間自行確定)。在手機“休息”時間,家長可以專心陪伴孩子,比如,可以陪孩子學習、閱讀、聊天、做益智小游戲或做親子運動等。
倡議發出后,很快得到學生和家長的積極響應,家家辦起了“養機場”。學生和家長們腦洞大開,用廢紙盒等材料做出了形狀各異的“機窩”,每天學生和家長約定專屬的親子時間,這段時間家長都要把手機寄存在“機窩”里,專心陪伴孩子。
“父母的陪伴是最好的教育,我們想通過這種辦法,倡議家長們在孩子居家期間高質量陪伴他們,讓陪伴在無聲無息中實現教育的意義。”春暉小學一位教師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