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國新辦就統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情況舉行新聞發布會。
新聞發布會主席臺(劉健 攝)
國家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秘書長叢亮表示,疫情改變不了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趨勢,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疫情對中國經濟的沖擊是暫時的、短期的,很多消費并不是消失了,而是延期了,疫情結束后自然會釋放。
叢亮介紹,像2003年“非典”期間,5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最低到了4.3%,到7月份就大幅回升至9.8%。再比如,這次疫情期間,一些行業逆勢增長,網絡購物、線上課堂、遠程辦公、在線娛樂、智能制造等都在加快成長,這些都體現出中國經濟的巨大韌性和潛力。
這段時間以來,各地根據形勢需要緊鑼密鼓地出臺了多項有力有效的對沖政策,包括推動有序復工復產、減稅降費、金融服務、租金減免和穩崗補貼等等。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差異化分區分類推進復工復產。并加大對重點行業和中小企業幫扶力度,真正讓企業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動起來”,讓經濟“轉起來”。
叢亮認為,這次疫情防控暴露出我們在社會治理、公共衛生設施、應急能力建設、物資儲備體系等領域還存在一些短板弱項。短板就是下一步投資增長潛力所在,就是發展空間所在。我們將以更大力度、更加精準地補短板、強弱項,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