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年前,王俊平正值壯年,奮戰在抗擊非典疫情第一線。17年后,58歲的王俊平大年初二奔赴湖北仙桃。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諸多未知,他說也會害怕,但醫者救人的使命讓他勇往直前。
新華網對話山西省人民醫院消化科主任、山西支援湖北醫療隊仙桃醫療分隊隊長王俊平,聊聊在仙桃的救治時光,談談老大哥身上的“責任”。
王俊平(右一)與醫務人員一起出征。(受訪者供圖)新華網 發
新華網:你已經58歲,在山西首批支援湖北醫療隊中是比較年長的。此次遠征湖北,有沒有些擔憂?
王俊平:我們就是換了個地方看病。
剛開始向醫院請戰的時候,醫務處處長和我說年齡太大了,不用報名了。但我覺得恰是因為年齡大才要報,一線需要我這個老專家。
我們全家都是醫生,對這些行動比較理解,其實就是換了個地方看病。這么多年的臨床、應急處置經驗,我的心理素質已經變成了處事不驚。
尤其是經歷過非典后,對付傳染病我還是有一定經驗。隔離病區就是戰場,疫情就是集結號,我們都是戰士。
仙桃有160多萬人口,有不少人在武漢工作。但仙桃的醫療力量不足,醫院里聚集大量發熱病人,醫療資源很緊張。
面對很多未知的情況,真正的壓力只有我自己知道。但既然上了戰場,就要好好作戰。
全副武裝的王俊平。(受訪者供圖)新華網 發
新華網:你們剛到仙桃時,面對的是什么局面?那些未知情況帶來的壓力,你是怎么克服和化解的?
王俊平:我們害怕,但我們更想治愈患者。
仙桃市中醫院疑似感染病區主要用于醫學留觀、確診的任務。一開始,我們每日接收1000余名患者,后來每日接收100余名。這讓我內心很欣慰。
我們收治了一名患者張強(化名),從武漢返鄉后出現發熱癥狀。但由于當時仙桃醫療條件有限,張強無法很快住院。山西醫療團隊過來后,馬上加開新病區,醫務人員補充上。經過5天治療,張強身體好轉,轉入下級社區醫院進行觀察隔離治療。
現在,山西首批支援湖北醫療隊在仙桃市中醫院首次整建制地接管病區開展救治。
新冠肺炎潛伏期長,容易傳播,我們每天都不敢懈怠。我告訴自己,要堅強、要有信心。面對未知,說不害怕是假的。但我們更想治愈患者,醫生治病救人是一種情懷、更是一種責任。我相信,有黨和政府,有醫務人員的努力,有患者和市民的理解和配合,我們一定能打贏這場戰役。
新華網:你從醫數十年,見過生死。這次到仙桃,還有什么讓你觸動、難以忘懷?
王俊平:我們挺過去了,武漢也就挺過去了。
那位叫張強的患者,相處多日出院第一次看清楚我的樣貌,他說,你們穿著防護服,戴著護目鏡,根本看不清長相。非常感謝山西醫務人員的精心治療和細心照顧!
還有我的妻子。來時她囑咐我:“去了湖北要小心,有什么需要你電話告訴我,我來想辦法。”我記得,十年前她去援疆,我也曾這樣叮囑過她。
這些天,妻子每天都有手術,我的時間也很緊,說不上幾句話就都得去忙了。
我知道我們都想盡全力幫助患者,這是我們醫務人員的職責和使命。我們挺過去了,武漢也就挺過去了!
拼版圖片:左圖王俊平在山西支援湖北醫療隊微信群內征集調查問卷。右圖為王俊平在微信群中提醒醫務人員注意防護。新華網 發
新華網:作為年輕醫護人員的隊長,你怎么去關心這些年輕的孩子們,尤其是心理上怎么去關愛他們?
王俊平:在治愈患者的同時也要保護好我們自身。
能夠來湖北支援的醫療隊員們,每一個人都是偉大的。
作為隊長,我應該承擔起責任。作為年齡最大的醫生,我這個“老大哥”更應該去幫助大家。
我們提前干預醫務人員的心理狀況,更能穩定他們的情緒。既不能盲目樂觀忽視防護,也不能有過多恐懼心理導致沒法工作。
我們不僅要讓醫務人員做好防護工作,更重要的是讓他們從內心知道如何去防護、如何開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