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很多理發師都歇業在家,可太原市小店區39歲的理發師張金平卻多次來到醫院、交警部門,為醫護人員和交警義務理發,先后服務200余人。3月4日上午,張金平帶著理發工具又來到太原市小店區汾東文體中心廣場,為小店區環衛局清掃隊的20余名一線環衛工人免費理發。
“我能通過手藝為抗疫出力”
張金平戴著口罩,厚厚的冬衣外面罩著一次性防護服。短短十幾分鐘,他就為59歲的王師傅完成了服務。摸摸理完的短發,王師傅高興地說:“已經一個多月沒理發,這下終于精神了。這次機會對我們來說太方便了,也不耽誤工作。”其余的環衛工人都戴著口罩分散在四周,理完一個,再走上前一個。
張金平在小店區鳳凰北路經營一家名叫“神剪世紀風”的理發店,已長達20余年,他的手藝和人品在老顧客當中有口皆碑。理發店歇業中,張金平希望能夠通過自己的手藝為抗疫出一份力,于是主動上門,為身處一線的抗疫人員理發。
自2月22日以來,張金平先后前往山西醫科大學附屬肺科醫院、太原市人民醫院、太原市中心醫院、太原市綜改區交警大隊等地,為一線醫護、交警等200余人義務理發,僅新冠肺炎定點醫院——山西醫科大學附屬肺科醫院,就服務了70余人,醫護人員紛紛為他點贊。
“我是呂梁人,來太原有20多年了,這些年就憑這個理發手藝養家糊口,現在落戶小店。”說起義務理發的初衷,張金平不由地回想起了自己在太原這些年的打拼,他一直對這個城市心懷感恩,新冠肺炎疫情當前,看著新聞里醫護人員頭上緊緊戴著帽子,頭發又長又熱,他就萌生了到抗疫一線為醫護人員義務理發的想法。
到醫院里義務理發,這一想法立刻引來了母親的反對,哥哥打了不少電話攔他:“你不管你自己,也得考慮老婆孩子吧?”“一線的醫護人員那么累,那么辛苦,他們都不怕我怕什么?”張金平說,理發店不開門,他堅決認為自己不能干坐著,“我能通過自己的手藝為抗疫出一份力。”讓張金平感動的是,他的想法得到了兒子和愛人的支持,兒子拿出了他學游泳時的護目鏡遞給爸爸,還囑咐他要注意安全。
他執著聯系要進醫院獻愛心
2月22日,張金平志愿服務的第一家醫院就是山西醫科大學附屬肺科醫院。醫院那邊好對接嗎?張金平干脆地說:“不好對接,提前聯系了一個多星期才敲定的。”
最初,他通過114查到山西醫科大學附屬肺科醫院的電話,但打了電話一直沒有回音,他感覺到醫院那邊有些為難。于是,他開車跟著導航,登門來請求“送服務”。
“我不為別的,我就想做點兒事情,能理一個兩個,我盡點兒心,心里就踏實了。”醫院負責人,張金平一個都不認識,見了醫護人員就懇求地表達他的想法。一位工作人員看他很真誠,指引他去找一位叫陳星的負責人。陳星也拍不了板,但答應幫張金平請示領導:“謝謝師傅好意,多會兒能來,我隨時通知您。”等到2月19日下午,醫院有了回信:“這周六能過來嗎?”張金平滿口答應“能,能!”到了山西醫科大學附屬肺科醫院,他受到了熱情的歡迎,醫院準備了口罩、防護服,醫生們悄悄把自己領的蔬菜和水果放進他的汽車。張金平一直從上午9點忙到下午5點,后面還有很多人沒理完,第二天,他又趕去了。
山西醫科大學附屬肺科醫院的愛心活動,為張金平一下打通了愛心之路,醫院之間相互推薦:24日、25日,來到太原市人民醫院;3月2日,來到太原市中心醫院。他還主動聯系上門推薦自己:2月27日,來到太原市綜改區交警大隊;3月4日,來到小店區環衛隊。
張金平說,疫情期間為了保障店內員工安全,他通常都是“單槍匹馬”深入一線,不帶助手。同時,他也做了全面的防護,不僅戴口罩、穿防護服,而且每理完一人,都要對推子、剪刀等工具進行嚴格消毒。3月4日,在給環衛工理發時,他的一位員工也加入了志愿活動。
得知山西晚報要報道自己,張金平有些為難:“感謝你讓我說出了我的心里話,不過,還是不要報道了,我就是做了自己該做的一點兒小事。”“正能量需要弘揚。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我們的報道會讓更多人都加入到志愿活動當中。”聽完山西晚報記者的建議,張金平這才同意。 山西晚報記者 姬仙果 通訊員 趙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