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林業“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太原市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的關鍵之年。在“3·12”植樹節來臨之際,太原市規劃和自然資源(林業)局明確今后全市國土綠化目標任務:把國土綠化作為生態建設的主戰場,從2020年至2022年,以每年成林近20萬畝的規模持續推進,利用2023年和2024年兩年時間鞏固建設,力爭到2025年太原市森林覆蓋率達到30%以上。近年來,太原市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大力推進“互聯網+全民義務植樹”試點,持續推進城郊森林公園、環城百萬畝林帶建設等重大綠化工程,國土綠化以年均近30萬畝的造林速度推進,森林覆蓋率、林木覆蓋率以年均1個百分點的速度遞增。經初步測算,截至2018年底,全市森林覆蓋率為24.17%。目前,太原市區周邊已初步形成30處城郊森林公園環繞的景觀格局,三縣一市已初步形成拱衛太原城的綠色生態屏障。2019年,我市被全國綠化委員會授予“全國綠化模范城市”榮譽稱號,被列為“互聯網+全民義務植樹”“古樹名木搶救復壯”雙試點城市。
太原市今年的國土綠化要以市級高標準營造林示范工程為引領,統籌人工造林、提檔升級造林等一次性成林為主力,深挖低質低效林、未成林地向有林地轉化為潛力,大力推進森林覆蓋率提高。今年全市下達營造林任務42.68萬畝,將森林撫育2.6萬畝、未成林地管護11萬畝納入全市林業生態建設體系。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營造林任務市級財政擬投資5.1億元,加上縣(市、區)配套資金,預計全年用于國土綠化的資金將達到10億元以上,無論從任務下達量還是資金投入量都將達到新的歷史高位。
據市規劃和自然資源(林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后太原市國土綠化將以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為抓手,以國家森林城市總體規劃確立的“一核、兩脈、三圈、四芯”為總體布局,以構建東西北山為主的城市生態屏障,婁煩縣為主的重要水源地保護屏障,汾河貫穿的婁煩、古交、尖草坪、萬柏林、晉源、清徐為主的汾河流域生態保護屏障,清徐、小店為主的農田林網防護體系和集約化經濟林體系,以深度融合鄉村振興戰略全方位開展村莊綠化,全面提升太原市林業生態建設水平。(記者 周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