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3月5日的“雙招雙引”工作部署會后,3月15日上午9點,濟南市天橋區又召開了2020年項目建設工作部署會 。會上,天橋區確定了區級干部包掛重點項目等制度,由20位區級領導包掛72個重點項目,全面推進2020年重點項目建設。
構建“135”項目推進體系,力爭81個項目年內實現開工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在會上了解到,為提高項目管理服務水平,天橋區印發了《關于2020年重點項目建設工作的實施意見》,要求各級堅持拉動即期增長與積蓄發展后勁相統一,質量效益與規模速度并重,創新項目工作方法、提高項目工作效率、提升項目有效投資,實現重點項目落地一批、開工一批、建設一批、竣工一批,為天橋賦能趕超、跨越崛起奠定堅實基礎。
天橋區將構建“135”項目推進體系,即咬定全面完成重點項目建設任務“一個目標”,形成包掛聯系、臺賬管理、跟蹤調度“三項機制”,完善組織領導、責任落實、檢查督查、項目考核、輿論營造“五大保障”,分類分級制定項目推進辦法,加快形成項目梯次推進格局,確保實現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0%的目標任務。
對于已簽約的重點項目,天橋區將積極協調解決土地、規劃、審批等問題,有序推進項目早日落地。加快推進項目規劃,提升重點項目規劃設計水平;加快用地調整,優先安排重點項目建設用地指標;加快并聯審批,提高審批效率。
對于已落地項目,加快征地拆遷和土地熟化
進度,力爭最短的時間達到凈地和開工條件。排定開工時限和推進計劃,力爭總投資320億元的81個項目年內實現開工。
對于已開工的重點項目,將加大政企對接幫扶力度,暢通項目建設物流、資金流、人流和信息流,加快建設進度。加大服務企業力度,實行“一項目一專員”“門對門”“點對點”服務,確保第一時間掌握和解決項目推進難題。年內確保57個在建項目完成投資120億元。
此外,天橋區還將緊扣工期節點,督促項目建設單位提高施工效率,落實工期要求,同時完備驗收資料,提高檢測審批效率,推動項目盡快投產達效。年內力爭竣工投產項目20個以上。
區級領導包掛72個重點項目,“六大機制”保障項目推進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了解到,截至目前天橋區共有138個重點項目,總投資額1317億元,不論項目數量還是投資額度都是天橋區歷年來最多的。圍繞推進這些重點項目,天橋建立了對表推進、拆遷供地、有效融資、跟蹤服務、督導考核、“擂臺攻堅”等六大機制。對表推進,即明確目標、制定計劃、對表推進。各項目要根據目標計劃,明確完成時限、工作要求和責任人,倒排工期、掛圖作戰,以周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確保按時間節點完成。
拆遷供地是項目落地的前提。今年,天橋區的目標是實現供地3000畝,各級要把拆遷供地作為加快項目建設最重要的工作。尤其對北湖等拆遷收尾項目和急需供地的重點產業項目,盡快按時間進度實現清零。同時,靈活用好各類融資手段,固化形成有效融資的工作機制,一方面爭取上級各類補助資金,另一方面積極爭取社會資本進入項目建設領域,并加強“銀企對接”,為重點項目建設提供有力的資金支持。
記者還注意到,為全面推進項目建設,天橋區還確定了區級干部包掛重點項目制度,由20位區級領導包掛72個重點項目,負責調度和督促項目進度,幫助解決項目落地、開工、建成、達效等全鏈條困難和問題。
在強化督導考核的同時,天橋區還建立了“擂臺攻堅”機制。一方面,組織各街道重點項目集中觀摩評議活動,形成比學趕超的氛圍,另一方面,并把項目建設一線作為干部培養鍛煉的主陣地、展示才華的競技場、使用選拔的主渠道。
“抓項目建設要謹記四句話:第一,抓項目就是抓發展。第二,服務項目就是服務發展。第三,服務項目首要的是解決問題。第四,抓項目建設要努力提高能力水平。”天橋區委書記韓偉表示,全區上下要迅速行動起來,全力以赴加快重點項目建設,大干項目、干大項目,努力推動重點項目建設上臺階、上水平,為加快建設現代化中心城區作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