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土機、裝載機一刻不停,平地機、自卸式運輸車在工地上來回穿梭。2月18日,總投資79.6億元的垣曲抽水蓄能電站項目開工建設,連日來,項目進場道路施工全面復工,毛家灣鎮基礎土石方機械作業現場已是熱火朝天。
“進場道路總長15.7公里,目前已完成1.1公里的路基清表工作。要穿過前面800米田家嶺隧道和400米牛背脊山隧道,才能到達工程核心區域,道路工程全部干完需要兩年時間。”國家電網新成立的垣曲抽水蓄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徐偉介紹,進場道路施工屬于工程建設階段的籌備階段,整個工程為期8年,今年目標是完成道路施工總工程量的30%,同時進行上水庫、下水庫連接公路、營地及供電工程施工,移民生產安置等。為保工程如期開展,在進場道路施工的同時,工人還將通過解峪鄉的臨時便道,把施工設備和機械運達現場,開始內部的主體施工。
垣曲抽水蓄能電站項目裝機容量120萬千瓦,安裝4臺30萬千瓦可逆式水泵水輪發電電動機組,設計年發電量12億千瓦時,計劃于2028年全部投產發電。
“這不是普通的水力發電站,整個工程更像一個巨型充電寶,用來使電網系統更加靈活運行。”回到辦公室,看著墻上工程剖面圖和效果圖,徐偉再次強調。
抽水蓄能電站是用電網負荷低谷時多余的電把低處的水抽到高處蓄集能量,待電力系統需要時,通過上下水庫的落差,將水的勢能轉化為電能,實現電能有效存儲,并將電能在時間上重新分配。
垣曲抽水蓄能電站建成后主要承擔山西電網的調峰、填谷、調頻、調相及緊急事故備用等任務,可有效緩解山西電網調峰壓力,改善大容量燃煤機組、風電機組的運行條件,提高電力系統的安全可靠性。
除了經濟效益,工程還有顯著的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工程每年可減少原煤消耗約29萬噸,減排二氧化碳約54萬噸。對推動我省開展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開創轉型發展新局面具有重要意義。從工程剖面圖上看,電站兩條輸水系統和廠房系統都在山體內,地面只有掩映在林間的道路和兩個碧波蕩漾的大水庫。進場路建好后,將有效改善當地交通和基礎設施,促進旅游業配套發展,增加就業崗位,帶動附近農民致富。山西日報記者李寧波 周明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