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推行城市家具一體化綜合保潔工作實施方案(試行)》和《城市家具一體化綜合保潔標準及作業規范(試行)》發布,涉及城市家具10大類、40小項工作內容有了保潔標準和作業規范,小到一片綠化帶里的落葉納入“一日兩清、全日保潔”,細到路燈桿要“桿見本色”,標志著濟南全面啟動城市家具一體化綜合保潔模式,城市管理精細化再進一步。根據《方案》,包括園林綠化、交通設施、交警設施、路名牌、通信設施、高架路(橋)附屬設施,水電暖設施、環境衛生設施、經營場所指示牌、公共健身設施共10大類、40小項內容全部納入城市家具管理范疇,并實現標準化作業。
《方案》明確,市城管局負責高架路(橋)及其附屬設施的保潔管理,其余移交的城市家具由各區城管部門負責保潔。經營性以及專業性較強的,由行業主管部門履行監管責任,各運營管理主體以及專業隊伍按照保潔標準和規范自行保潔管理。也就是說,城管部門成了城市家具名副其實的保潔“管家”。據悉,明確“管家”后,下一步將根據《城市家具類別名單》,按照先易后難、分類移交、分步驟推進的原則,成熟一個移交一個,分三批次進行城市家具保潔管理的移交。據悉,在具體交接的名單中,涉及民政部門路名牌、交警部門道路隔離護欄等十個部門單位40項具體內容;同時,移交內容明確了標準規范、人員隊伍、工作流程、運行模式、經費保障等要素要件。
據介紹,完成保潔交接后,城市家具保潔有了“更嚴更細”的標準。城管部門將開展以城市道路為載體的“城市家具一體化綜合保潔作業”管理模式,建立“標準精細化、監管專業化、評估社會化、保障常態化、統籌一體化”的城市家具保潔管理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