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26日,河南省大規模機收會戰在西平縣二郎鎮高標準農田里拉開序幕。記者聶冬晗攝
5月26日,杞縣城郊鄉和寨村農民在田間查看小麥。劉銀忠攝
5月25日,麥浪滾滾,機器轟鳴,收割機正在新蔡縣余店鎮黃灣村麥田作業。宋超喜攝
世界小麥看中國,中國小麥看河南。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多國收緊糧食出口的形勢下,糧食安全一時成為熱門話題。作為全國小麥生產第一大省,河南小麥豐收與否意義重大。
“今年河南總體上還是一個豐收年。”5月26日,正在西平縣查看小麥收獲情況的郭天財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郭天財是河南省著名小麥專家、河南農業大學教授,因癡迷小麥栽培研究40多年,人稱“郭小麥”。
目前,河南省小麥收獲面積已過五分之一,麥收進度比往年提前不少。原因是啥?
郭天財說,小麥去年播種以來,河南氣溫總體偏高,小麥主要生育期都提前了,比如說小麥抽穗揚花期比常年提前了7—10天。加上近段時間氣溫偏高、降水偏少,小麥成熟收獲期明顯提前。
把一個麥穗用力搓幾下,猛吹一口氣,麥芒、麥殼被吹走,飽滿的麥粒在郭天財掌心紛紛現身。在西平縣人和鄉種糧大戶丁志發的2000多畝種子田內,穗粒數平均31—33粒;在老王坡農場2萬多畝的高標準農田里,穗粒數也在30粒以上。
郭天財說,河南去年麥播期間墑情好,播種期適時集中,小麥增產關鍵技術和冬前、春季麥田管理落實到位,加之天氣條件總體有利,特別是條銹病、赤霉病防控扎實有效,全省小麥苗情長勢總體向好。總體來看,今年河南小麥仍是一個豐收年。“根據農情調度和衛星遙感監測以及各地實地調查,河南省8550萬畝左右小麥總體上是豐收的,表現在畝穗數增加,穗粒數與去年持平,千粒重預測接近常年水平。”
今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進入常態化防控的情況下,今年河南小麥豐收來之不易、意義重大。“夏糧豐,全年豐,夏糧豐收有利于促發展、穩民心、增信心。”郭天財說。(記者方化祎陳慧曾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