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日報記者程國媛報道:記者6月20日從山西省生態環境廳獲悉,該廳日前公布了4月和5月全省汾河流域入河排污口監測情況,接受社會監督,推動水質改善。
參照《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表1中Ⅴ類水質標準評價,4月份所測291個汾河流域入河排污口中超標排污口為127個,超標率為43.6%。其中化學需氧量超標排污口109個,超標率為37.5%;氨氮超標排污口100個,超標率為34.4%;總磷超標排污口107個,超標率為36.8%。
忻州市監測排污口10個,超標排污口1個,超標率為10.0%,超標指標為氨氮。超標排污口在寧武縣。
太原市監測排污口77個,超標排污口53個,超標率為68.8%。其中化學需氧量、氨氮超標排污口均為37個,超標率均為48.1%;總磷超標排污口38個,超標率為49.4%。超標排污口分布在清徐縣(16個)、古交市(13個)、小店區(8個)、尖草坪區(5個)、杏花嶺區(4個)、晉源區(4個)、陽曲縣(2個)、不銹鋼園區(1個)。
呂梁市監測排污口72個,超標排污口25個,超標率為34.7%。其中化學需氧量超標排污口25個,超標率為34.7%;氨氮、總磷超標排污口均為23個,超標率均為31.9%。超標排污口分布在孝義市(18個)、文水縣(5個)、交口縣(2個)。
晉中市監測排污口96個,超標排污口為38個,超標率為39.6%。其中化學需氧量超標排污口38個,超標率為39.6%;氨氮、總磷超標排污口均為37個,超標率均為38.5%。超標排污口分布在介休市(22個)、壽陽縣(5個)、榆次區(4個)、平遙縣(4個)、太谷縣(2個)、靈石縣(1個)。
臨汾市監測排污口18個,超標排污口8個,超標率為44.4%。其中化學需氧量、總磷超標排污口均為7個,超標率均為38.9%。超標排污口分布在鄉寧縣(3個)、霍州市(2個)、洪洞縣(1個)、堯都區(1個)、翼城縣(1個)。
運城市監測排污口18個,超標排污口2個,超標率為11.1%。2個排污口三項監測指標(化學需氧量、氨氮、總磷)均超標,超標率均為11.1%。超標排污口分布在河津市(1個)、稷山縣(1個)。
5月份,所測264個汾河流域入河排污口中超標排污口為99個,超標率為37.5%。其中化學需氧量超標排污口81個,超標率為30.7%;氨氮超標排污口88個,超標率為33.3%;總磷超標排污口77個,超標率為29.2%。
忻州市監測排污口10個,超標排污口為1個,超標率為10%。其中化學需氧量和氨氮超標排污口均為1個,超標率均為10%。超標排污口在寧武縣。
太原市監測排污口67個,超標排污口為38個,超標率為56.7%。其中化學需氧量超標排污口29個,超標率為43.3%;氨氮超標排污口33個,超標率為49.3%;總磷超標排污口30個,超標率為44.8%。超標排污口分布在清徐縣(12個)、小店區(9個)、杏花嶺區(7個)、尖草坪區(4個)、陽曲縣(2個)、不銹鋼園區(2個)、古交市(1個)、晉源區(1個)。
呂梁市監測排污口53個,超標排污口為15個,超標率為28.3%。其中化學需氧量超標排污口10個,超標率為18.9%;氨氮超標排污口14個,超標率為26.4%;總磷超標排污口11個,超標率為20.8%。超標排污口分布在孝義市(9個)、文水縣(4個)、交口縣(1個)、嵐縣(1個)。
晉中市監測排污口99個,超標排污口為38個,超標率為38.4%。其中化學需氧量和氨氮超標排污口均為38個,超標率均為38.4%;總磷超標排污口31個,超標率為31.3%。超標排污口分布在介休市(23個)、壽陽縣(6個)、榆次區(3個)、平遙縣(3個)、靈石縣(2個)、太谷縣(1個)。
臨汾市監測排污口18個,超標排污口為7個,超標率為38.9%。其中化學需氧量超標排污口3個,超標率為16.7%;氨氮超標排污口2個,超標率為11.1%;總磷超標排污口5個,超標率為27.8%。超標排污口分布在霍州市(3個)、鄉寧縣(2個)、洪洞縣(1個)、堯都區(1個)。
運城市監測排污口17個,3項監測指標(化學需氧量、氨氮及總磷)均達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