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美容院老板娘到村黨支部書記,再到山西省人大代表,從一開始后悔哭鼻子到如今帶領全村脫貧奔小康,一個女人用她的肩膀,扛起村里的美麗事業。
程玉珍在地里勞動。(資料圖)
她叫程玉珍,1992年嫁到山西長治壺關縣劉寨村,是村里的致富能人,經營著旅行社、美容院,日子過得紅紅火火。2011年劉寨村村委換屆,村民們連續一個月一波又一波去縣城找程玉珍,想讓她回來擔任村支書,帶領群眾脫貧致富。“一人富不算富,全村富才算富!”面對鄉親們的期盼,程玉珍放棄了自己縣城的事業,回到劉寨村。
劉寨村前后對比圖。(資料圖)
“全村路寬不過一米五,新房不足十一間。”回村后的程玉珍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自己的美容院抵押貸款150萬,為村里修路籌集資金。
“一個原因是村里修路確實缺錢,另一方面是想‘自斷后路’,不讓自己打退堂鼓。”程玉珍道出了內心的想法。
程玉珍和鄉親們一起去田間勞動。(資料圖)
自2011年上任劉寨村黨支部書記以來,程玉珍就把全部心思和精力用在了脫貧攻堅這一件事上。帶著全村干部群眾開荒造地,興業富民,先后籌集600余萬元資金修路、蓋養老院、建百座蔬菜大棚,成立了新天地、新世紀兩個種養專業合作社,改造開墾荒坡和荒溝300余畝,種上了核桃樹、藥材等經濟作物。
劉寨村西紅柿豐收。(資料圖)
2016年,曾經年人均收入不足1000元,貧困發生率高達36%的劉寨村在全縣率先實現了整村脫貧,農民人均收入達到5100元,2019年更是達到了9400元。
現在的劉寨村舊貌換新顏,而程玉珍也換了模樣,成了每天跟土地打交道的“新農人”。“我們的西紅柿能吃出太陽的味道,馬上也會注冊自己的品牌。”在蔬菜大棚里,程玉珍臉上掛滿笑容。
“當上人大代表之后,我就成了農民的代言人。”從群眾公認的致富帶頭人到2018年當選山西省第十三屆人大代表,身份的轉變讓程玉珍更有干勁。
定期去縣里的人大代表聯絡點,將鄉親們的需求進行匯總研判成了程玉珍一項必不可少的工作。“能當場解決的就當場解決,解決不了的就反映給縣人大來協調解決。”鄉親們的需求得到落實,讓她對人大代表的身份倍感珍惜。
程玉珍和鄉親們共同勞動。(資料圖)
“程書記來了,大伙的日子就有了盼頭。”提到程玉珍村民們都會豎起大拇指,村黨支部書記連續三次換屆選舉,程玉珍都是全票當選。
獲得“全國三八紅旗手”“山西省脫貧攻堅奮進獎”“山西省五一勞動獎章”等榮譽的程玉珍始終和鄉親們在一起搞產業、謀發展。
“村子脫了貧,但干勁兒不能丟。”程玉珍說,作為人大代表,讓老百姓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就是我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