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與落基山雖相距一萬公里,但山東與美國卻是握手多年的老朋友。自1987年引進第一家世界500強企業漢高樂泰至今,山東已累計吸引219家世界500強投資,其中來自美國的世界500強在魯投資企業46家,投資項目82個,其中不乏美國通用汽車、惠普、思科、卡特彼勒、德爾福等知名企業。今年以來,面對種種不確定性,山東與美國的經貿合作仍然勢頭良好。今年前8個月,山東與美國貿易額達1315.4億元,同比增長1.9%;山東實際利用美國投資2.06億美元,同比增長24.79%。9月29日,“山東與世界500強”活動美國專場在濟南開幕,兩位“老朋友”將跨越太平洋共話發展新機遇。
作為資本市場的領頭羊,以世界500強為代表的跨國公司對投資地的產業鏈提升具有巨大的推動作用。美國世界500強企業德爾福在2005年開始了投資煙臺的步伐,15年來先后在煙臺落戶7個項目,累計投資超過6億美元。作為近年來德爾福科技集團在亞太地區單體投入最大的項目,德爾福柴油直噴項目從無到有、從小到大,正逐步建設成為全球第一個集油軌、油泵和噴油器三大關鍵零部件于一體的制造基地。德爾福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還將繼續發揮資金、技術等方面的優勢,把更多大項目、好項目落戶煙臺,延伸產業鏈,形成集聚效應。
與德爾福“鐘情”煙臺不同,美國空氣產品有限公司根據山東各地具體情況,采取“多點開花”策略,在山東形成了自己的“產業地圖”。公司先后在煙臺、淄博、青島等地設立了3家獨資企業和1家合資企業,主要從事工業氣體的生產,投資總額近12億元人民幣。“目前公司在濰坊、濱州、淄博、青島、煙臺等市還有多個簽約項目和在談項目,希望通過這些項目推動山東空氣化工產業的發展。”公司政府事務經理何欣說。
數據顯示,全省各市300萬美元以上重點外資項目中,美國項目有39個,擬到賬總額5.38億美元,主要涉及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術、醫養健康、裝備制造、航空租賃服務、禽類養殖加工、金融等產業。
近年來,中國始終堅持打開對外開放的大門,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在全國持續開放的大環境下,山東也走出了自己對外開放的路子。《山東省深化與世界500強及行業領軍企業合作行動方案》《引進重大外資項目獎勵政策實施細則》《關于深化改革創新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的意見》等政策相繼出臺,用最好的營商環境,不斷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
2010年8月,美國BPI集團在萊西市投資成立博銳克制動系統(青島)有限公司,從事汽車制動系統系列產品的設計、研發、生產和銷售等業務。自2019年5月開始,公司受中美貿易摩擦影響訂單下滑約三成。“受惠于國家和山東省出臺的各項優惠政策,我們2019年盤式剎車片年產量達到327萬套,比預期增加了約30萬套,實現銷售收入2億元。”公司負責人孟祥亮介紹。
危難時刻方顯營商環境真底色。由美國DFW資本股權投資管理公司控股的優創數據公司,在今年年初受到了疫情的嚴重沖擊,單因市場銷售部門無法正常開展營銷活動,損失就高達2000萬元人民幣。青島市南區政府得知這一情況后,在第一時間就將100萬元的服務外包扶持資金送到企業手中,并為其減免房租800萬元。同時,積極協助企業調配防疫物資,并對企業進行防疫工作檢查指導。
政府的支持溫暖了企業的心,優創數據宣布今年不但不會裁員,反而會實現至少8%以上的增長,并將在明年恢復20%的長期年均增長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