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在今天下午山東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截至10月底,山東全省共審計單位3117個,促進增收節支64.29億元,向紀檢監察機關和有關部門移送違紀違法問題線索453件,各類審計成果被省領導批示164篇次。據山東省審計廳副廳長許慶豪介紹,相較于往年,今年的整改工作力度更大、措施更嚴。一方面,抓整改的氛圍更濃。山東省委、省政府、省委審計委員會專門研究部署審計整改工作,山東省政府召開全省審計查出問題整改工作電視會議,對整改提出要求,壓實各單位整改責任。另一方面,抓整改的合力更強。在審計整改中,強化與人大、政府、紀檢監察以及有關主管部門的聯動協作,形成協同整改的機制。第三,抓整改的措施更新。審計機關組成專門工作班子督促整改,統籌審計力量,在健全完善長效整改機制、協同跟蹤督查、強化審計成果運用等方面做了嘗試探索,取得良好成效。
記者了解到,今年山東省審計機關在推動審計發現問題整改方面的做法主要體現在壓實整改責任、推動系統整改和發揮警示作用三個方面。
在壓實整改責方面,山東省審計機關對問題細化分解,明確責任單位及整改要求,按照責任歸屬分別向28個省直部門單位和16個市政府下發整改通知和問題清單。做好跟蹤督促指導,加強調度和溝通銜接,先后4次調度全省整改情況,選取個別市開展現場核查督辦,推動整改落到實處。
在推動系統整改方面,審計機關在督促各級各部門抓好審計查出問題整改的基礎上,深入分析問題背后的體制障礙、機制梗阻,制度漏洞,提出切實可行的審計建議,為山東省委、省政府宏觀決策提供科學依據,為被審計單位堵塞制度漏洞、健全長效機制提供借鑒參考,促進源頭治理。積極探索系統整改,推動行業主管部門發揮行業領導作用和業務指導作用,組織對行業共性問題開展專項整治,優化有關政策,促進規范系統行業治理。
在發揮警示作用方面,針對審計發現的問題,在“對癥下藥”的同時,注重打好“預防針”、敲響“警示鐘”。
據許慶豪介紹,山東省審計廳梳理、分析、研究近年來審計查出的問題,編印了《審計查出共性典型問題匯編》,涵蓋部門單位預算執行、政策措施落實情況跟蹤、經濟責任等審計內容,涉及18個方面,88個類別,286個常見問題,建立共性典型問題“負面清單”,提醒各部門單位對照自查,加強管理,堵塞漏洞,把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