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記者從春暄路(春秀路至經十東路)道路建設工程項目部獲悉,目前春暄路下穿玉皇山隧道工程已經從北往南掘進了400余米,隧道部分完成了近四成。春暄路隧道設計為人非車道與機動車道隔墻隔離,這在濟南道路建設上尚屬首次。春暄路建成后,將連接多條道路,服務內陸港片區、自貿區及超算中心等重要片區。
隧道全長1600余米 目前已經掘進400多米
11日上午10時許,記者對春暄路工程進行了探訪。春暄路工程的全稱為春暄路(春秀路至經十東路)道路建設工程。工程北起春秀路(科新路),連通現狀春暄路后往南延伸,穿越玉皇山后出洞,再從省科學院與文明花園之間穿過,重點與經十東路相交,規劃紅線寬50米,全長約1617米。
設計內容主要包括道路工程、隧道工程、給排水工程、照明工程、電力工程、通信工程、交通工程、景觀綠化、管線綜合等。其中隧道長1150米,北側道路長130米,南側道路長337米。
春暄路規劃為城市主干路,作為濟南市東部貫穿南北的重要通道之一,接駁工業北路、世紀大道、經十東路等東西走廊,南北連接溫梁路、飛躍大道、旅游路等主干路,服務臨空港、內陸港、自貿區、超算中心等重要片區,對優化東部新區路網格局、改善居民通行條件、促進區域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人非車道和機動車道隔墻隔離 在濟南隧道工程中尚屬首次
記者了解到,春暄路整體按照雙向六車道設計,其中穿玉皇山段設計為雙洞隧道,人非車道與機動車道隔墻隔離。機動車道分布為3.25米、3.5米、3.5米。人非車道寬約4米,可供行人步行和自行車、電動車通過。
通過工程設計圖可以看到,人非車道要高于機動車道,而且一道墻壁從上至下把車道分隔開。行人和非機動車可以無干擾地在通道內行駛,不僅安全,而且也不會吸收機動車排出的尾氣。
春暄路隧道單洞寬11.25米,從規模上看,這在濟南市政隧道工程內算是比較大的。而人非車道和機動車道通過隔墻進行隔離,在濟南隧道工程建設中尚屬首次。此前,車腳山隧道也設置了非機動車道,但是沒有通過隔離墻進行整體隔離。
為何如此設計?記者了解到,因為春暄路連接內陸港、超算中心等片區,而且周邊樓盤也慢慢多了起來,未來不管是人流還是車流量都會比較大,所以要保證六車道機動車道,同時也為了方便沿線市民非機動車通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