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一顆大個頭的玉露香梨,將大拇指摳入,掰開一塊,單手用力捏碎,繼而雙手將整個梨揉個粉碎,隨著一滴滴粘手的梨汁如玉珠般晶瑩落地,一句網(wǎng)絡(luò)語“掛在樹上的果汁”恰如其分脫口而出,畫面背后則是碩果累累的玉露香梨園……
“梨”人馬小宇這樣一個既瀟灑又“撩人”的視頻,透射出一種“在現(xiàn)場”和“被看見的力量”。
在以玉露香梨聞名全國的山西省隰縣,馬小宇只是一個默默無聞的小小微商。家里不種一棵梨樹,沒有一畝梨園,但他卻用了不到一年的時間,通過朋友圈將6000多箱梨銷往了上海、深圳、南京、成都等大城市,用不凡業(yè)績彰顯出自己“會賣”的本事。
長相清秀、略顯消瘦的馬小宇,是隰縣科協(xié)一名在職員工。2019年8月底加入了“隰縣千名電商志愿者團隊”,經(jīng)過簡單培訓(xùn)后,入列把隰縣玉露香“推出去”的隊伍。
讓馬小宇沒想到的是,沒過多久,通過在上海一家電臺擔任美食主播的朋友,利用微信稍加推廣,他這個初出茅廬的“賣梨人”,手機上的訂單居然直線上升。這一意外收獲,讓他腦洞大開,同時堅定“擁抱互聯(lián)網(wǎng)、賣好玉露香”的信心。
馬小宇沒有自己的公司也沒有合作社,他賣梨的載體就是一部手機,平臺就是微信群、朋友圈以及“一錘子搞定”的粉絲的口口相傳,出貨地就是朋友經(jīng)營的一座倉儲冷庫。
沒有實體,作為個體,如何贏得客戶信任?
他的成功秘訣簡而言之:就是真誠做事和人品保障。他講了一個故事:鄭州市金水區(qū)一個微友慕名訂了一箱玉露香,收到貨后,發(fā)現(xiàn)梨有大有小要求退貨。馬小宇說:“貨不要退了,馬上給您免費補寄一箱更好的。”如此這般,收到第二箱梨的這位客戶隨后給他介紹來了更多的客戶。
精心維護每一位客戶,確保每一單可追溯,讓客戶覺得物有所值、物超所值,馬小宇通過手機賣梨像裝上了“馬達”。今年9月15日,是隰縣玉露香梨開園售賣的第一天,4500公斤、1000箱梨被預(yù)訂,實現(xiàn)“開門紅”。
一顆梨引路,一部手機牽線,馬小宇培育了2000多名“鐵粉”,同時也讓他有了自己的新目標:“今年我的計劃是賣梨達到1萬箱以上。隰縣玉露香還有很大的推廣空間,未來我一定要建立自己的團隊和實體,把別人不知道的家鄉(xiāng)好梨分享出去,把‘賣梨’這個事情越做越好、越做越大!”
金建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