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胡巨成 河南報業全媒體記者 楊晶晶 通訊員 葉琴
在平橋區查山鄉,記者無意間聽聞一個孝順奉親、勤勞致富的感人故事。
12月11日中午,記者走進倪寨村村民陳濤家中,冬日陽光溫暖,小院簡單利落、干凈整潔,“他家每天都這樣干凈!”孤身一人照顧癱瘓老母親15年、還流轉了80畝土地,這讓在場人都驚嘆陳濤的勤勞。
2016年陳濤被評上貧困戶,“其實我心里不愿意當貧困戶,我有健全的身體,也能勞動。”原因無他,陳濤癱瘓的父親去世,母親因為高血壓和腦血栓也癱瘓在床,他還沒有成家,無法外出務工,加上沉重的醫療費用,全家人均年收入不到兩千元,家中一貧如洗。
時任信陽市政法委書記王樂新給陳濤建議:“你年輕又出不去,不如流轉些土地,多種點土地,收入增加了,還能在家照顧老媽媽。”在大家的幫助下,陳濤在2016年流轉了20余畝土地,當年就賺了5萬元,2017年1月,陳濤申請脫了貧。隨后,陳濤再接再厲,共流轉了80畝土地,每年純利潤在12萬元以上。
家里富裕了,考慮成家嗎,他還是很猶豫。倪寨村支部書記陳樂友介紹,陳濤流轉土地5年,有了些積蓄,加上是遠近聞名的孝順勤勞厚道,曾經有些姑娘上門說親,村里婦女干部也幫忙給他提過幾次親,都被婉拒了。
記者走進陳濤家中,臥室里兩張床,母親一張床,旁邊一張床是陳濤的,方便夜里照顧母親。陳濤說,母親夜里安靜睡覺僅有3、4個小時,其余時間會喊叫說話,夜里睡不好覺。現在結婚,怕連累別人。
“以前照顧母親,又窮又累,心里很苦。”陳濤和善地笑著,輕聲說,“國家扶貧后不一樣了,除了產業扶貧、金融扶貧,市、區、鄉、村還經常送來米面糧油,輪椅也送了幾輛,生活上很多照顧,日子越過越好了。”
走出陳濤干凈的院落,一行人紛紛感嘆陳濤的不易,照顧癱瘓的母親十幾年,母親從70歲硬朗地活到80多歲,可見其孝順堅忍。鄉間路上,抬眼四顧,冬日的大地上草木蕭索,肅殺下蘊藏著一片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