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頁 > 中原 > 正文

河南杞縣:“四個聚焦”彰顯磅礴力量

來源:人民網編輯:李茗茜發布時間:2020-12-14 15:49:02

  

        2020年,問及杞縣縣城居民或是鄉間農民,這幾年最明顯的感受是什么?他們異口同聲的答案都是“變化”。無論是阡陌縱橫的田野,還是賞心悅目的綠色家園,從工廠車間到田間地頭,樓房、汽車、牛羊、大棚……點綴著時光畫卷,處處都展現出無限的生機。

  杞縣人民政府縣長王紅濤說:“這是在‘十三五’期間,杞縣聚焦群眾需求、聚焦精準扶貧、聚焦產業發展、聚焦作風轉變,時時處處以民生為先破解難題,解決群眾需求的成果,彰顯出杞縣高質量發展的磅礴力量。”

  聚焦群眾需求 國土綠化收獲滿滿

  “出門有綠地,休閑有場地,這幾年咱縣變化太大了,縣城也不比大城市差!”家住人民廣場旁的張衛民老人,每天早晚都會和老伴兒出來轉幾圈,和老友坐在長廊里“殺”上兩盤象棋,聽聽戲,跳跳舞,用老人的話說,這就是他向往的幸福生活。

  杞縣以縣域治理“三起來”為遵循,高標準推進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大力推進百城建設提質工程,加快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一縱一環一中心、三帶四橫六輻射、九河十園百坑塘”是杞縣提出構建的綠色生態景觀廊道,打造“生態杞縣”“森林杞縣”國土綠化理念;“堅持以綠蔭城,加快城市綠化速度,提升縣城綠化率”是“十三五”期間杞縣縣委、縣政府對百萬群眾的承諾。

  有路皆綠、有河皆樹。大北環、小蔣河、東湖公園、雙擁公園、人民廣場、二環水系、開杞路城鄉接合部等區域綠化和所有臨街單位“拆墻透綠”;高陽鎮漢風古韻酈苑公園、裴村店鄉鎮公園、陽堌鎮濱河公園等10個鄉鎮公園已成為鄉鎮亮麗的名片。

  2020年,杞縣共完成綠化59485畝,占市下達任務46276畝的128.5%,被授予“開封市國土綠化標兵縣”,并獲得200萬元獎勵資金;9個縣直單位和鄉鎮被授予“開封市國土綠化優秀單位”稱號;11個村莊被授予“開封市森林鄉村建設優秀村”;縣委書記韓治群記二等功一次。

  聚焦精準扶貧 家門口鋪就致富路

  “今年,‘多寶肉’絲瓜讓俺村民火了一把,畝均效益在1萬元至1.5萬元,既鞏固了俺村的脫貧成果,又增加了農民的收入。”傅集鎮呂寨村黨支部書記石繼偉按捺不住喜悅的心情。您看,如今寒冬已至,栽種的蒜苗油綠鮮嫩,這些能趕在春節前上市的蒜苗,又將給俺村的群眾帶來一筆不錯的收入。

  蔬菜大棚,菌菇大棚,這個曾經的貧困村,如今已是靠著扶貧產業的支撐,帶動著全村老少踏上了致富路,村民們腳踏實地創造出屬于自己的幸福生活。

  杞縣以創建“十鏈百園千基地”為載體,以助農穩定脫貧和持續增收為目標,做到“鏈可復制,全鏈帶貧;園聚要素,逐級創建;基地做實,確保持續”,讓產業扶貧帶貧“帶得準”“帶得穩”“帶得久”,形成了大蒜、小麥、辣椒、花生、肉蛋鴨、生豬、果蔬7個主導產業鏈, 24個產業園區、381個生產基地。

  私人訂制、觀光旅游、休閑采摘……杞縣積極打造農業新業態,育新機、開新局,使縣域經濟“三起來”,鄉鎮工作“三結合”在杞縣落地生根,匯聚出更精彩的強大合力和磅礴力量。

  杞縣建檔立卡貧困人口20716戶57645人全部脫貧,83個貧困村全部退出貧困序列。建檔立卡貧困戶人均純收入達14668.76元,比2019年的人均10542元增長39.15%。

  聚焦產業發展 龍頭帶動增鏈強鏈

  “每年6至9月份,我都到離家不遠的大蒜交易市場,分揀大蒜、打包裝袋,每天能掙200多元。” 今年剛過40歲的杞縣城郊鄉農民張翠珊非常滿足。

  如今,大蒜作為杞縣的特色產業,種植面積常年穩定在70萬畝,產量90萬噸,種植面積和總產量均位居全國縣域第一。

  杞縣聚焦大蒜產業,延鏈、補鏈、強鏈,積極推進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形成了集種植、儲藏、加工、銷售于一體的完整產業鏈條。在分揀、包裝、加工、裝卸環節上,每位勤勞的群眾每年可實現增收1.8萬元。

  在大蒜產業持續穩定發展的基礎上,河南大蒜現貨交易中心項目已經獲批,配套10萬噸冷庫已投入使用。杞縣將成為中國大蒜產業集散中心、物流配送中心和價格形成中心。

  由外出務工返鄉人員創辦的杞縣世合型材產業園,吸納鋁型材企業40多家,帶動務工5000多人,年產值達65億元,利稅2.5億元。

  為更好的培育鋁型材產業發展,杞縣打造鋁型材產業“315”工程,即3年內引進100家鋁型材相關企業,建成后年產值達到500億元。

  聚焦作風轉變 學嚴干氛圍日益濃厚

  “看著他們的辛苦付出,我們就看到了杞縣發展的美好未來。”縣城居民張軍樹起大拇指對杞縣干部贊不絕口。短短7天,杞縣水東革命烈士陵園提質改造工程拆除違建面積3萬平方米。

  改造后的陵園內蒼松翠柏林立,鮮花綠草遍地,一派莊嚴肅穆。在這里,不怕犧牲、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老區精神”通過一塊塊紀念碑和一個個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傳承弘揚,濃厚的紅色文化讓走進這里的群眾心潮澎湃。

  2019年杞縣貧困村全部摘帽,雖然 “大頭落地”,但貧困戶全部脫貧這件事,還是被杞縣一直列為頭號工程。尤其今年還遇到疫情沖擊,群眾能不能穩定增收?成效能不能經受檢驗?杞縣縣委、縣政府不敢有絲毫松懈。

  今年3月,杞縣推出縣級領導干部“百日駐村”舉措,縣委書記、縣長帶頭,沉基層、篩問題、促振興,每周四的晚上全部住進自己分包的村莊召開“夜談會”,理發展思路,解發展難題,周五入戶調查,了解民情,現場解決群眾遇到的難心事。

  杞縣縣委書記韓治群說:“干部沉得下去,問題才能篩得出來,坐在辦公室打不贏硬仗,必須深入基層去。一張床、一條被,縣領導帶頭駐進村里,貼近群眾聽基層聲音,幫群眾謀發展、思發展。‘百日駐村’開展幾個月后,取得的效果非常好,縣委研究就把駐村夜談從‘動態化項目’改成了‘常態化推進’。”

  據了解,杞縣縣級領導干部駐村2500余次,走訪貧困戶7600戶次,召開“夜談會”2000多場,為村及貧困群眾辦實事3500余件;為7698名貧困家庭學生,發放資助金782.6萬元;今年495戶危房已全部改造完畢,實現了危房動態清零;42個行政村6.8萬人的安全飲水得到保障,水質合格率均達100%。“兩不愁、三保障”件件得到落實。(杞縣縣委宣傳部 司利強 葉中琳 陰行 供稿)

?2018中原新聞網站版權所有

亚洲美女网站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一区在线观看,久久tv免费国产高清,国产日韩AV免费元码一区二区
日本免费高清欧美 | 日韩免费福利视频 | 亚洲精品揄拍自拍第一页 | 中日韩亚洲免费视频 | 在线播放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 | 日本在线一区二区三区欧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