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頁 > 中原 > 正文

山東 九個強省突破,應該如何突破

來源:大眾日報編輯:胡浩亮發布時間:2020-12-16 16:19:06

 

  “十三五”期間,山東新舊動能轉換全面起勢,現代化高質量產業體系不斷建立,經濟發展韌性更加強勁,高質量發展路徑日益清晰。省委十一屆十二次全體會議站在新起點,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明確提出要努力實現“九個強省突破”的重大戰略任務,為加快新時代現代化強省建設提供了目標遵循。全面推進“九個強省突破”戰略深入實施,山東應主動融入國家新發展格局,立足自身基礎特色,努力增創發展新優勢,不斷推進高質量發展再上新水平,確保全省經濟社會發展持續走在前列。

  科學把握新科技與新供給、新消費、新需求之間的邏輯關系,重點補齊科技創新鏈關鍵短板

  補齊科技創新鏈,打造科教強省。

  山東大學生就業總量、技能人才總量、研發人才總量、研發總投入、專利發明總量均居全國前列,尤其是經過最近三年的新舊動能轉換,山東產業發展的科技貢獻率明顯提升,高新技術產值占工業總產值的比重已超過40%,科教強省的產業基底更加堅實。

  打造科教強省,關鍵在于補齊科技創新鏈。要科學把握新科技與新供給、新消費、新需求之間的邏輯關系,重點補齊科技創新鏈關鍵短板,打通堵點,積極推動科技成果量產,加快數字化基礎設施建設,鼓勵發展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逐步形成以新技術支撐新供給、新供給帶動新消費、新消費促進新需求、新需求催生新科技的科技循環鏈,圍繞產業發展的關鍵核心技術,集中力量把青島建設成為凝聚全球科技資源的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把濟南建設成為引領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國家科技創新中心,進一步帶動黃河流域乃至中國北方地區凝聚更多優秀科教人才和優質科教資源,努力打造科教、產教深度融合的科教強省新典范。

  盤活齊魯特色文旅資源,打造文化強省。

  山東文化底蘊深厚,旅游資源豐富,國內外入境游客總量、旅游消費總量、文化產品總量、文旅項目總數、人均文化公共投入等指標在全國都位居前列,這些都為今后探索更加具有明顯齊魯文化基因特色的文化強省新思路打下了堅實基礎。

  打造文化強省,重點在于文旅融合盤活齊魯文化與旅游特色資源。應本著以文促旅、以旅興文的發展思路,進一步保護和發掘好泰山、黃河、儒學、海洋等具有齊魯文化特色的文旅元素,立足齊魯文化特色,高起點規劃建設一批歷史文化與現代文明融合互動的世界級文旅項目,高水平提升文旅服務基礎服務設施和服務管理,更好推動山東文旅產業走進歷史文明深處,走向現代文明前沿,支撐文化強省建設持續走在前列。

  釋放健康消費新需求,打造健康強省。

  山東人口總量居全國第二位,60歲以上老年人口數量居全國首位,人口健康消費潛能存量巨大,這是釋放康養經濟新動能的重要稟賦基礎。

  打造健康強省,要重視釋放健康消費新需求。應發揮好沿海開放醫療衛生發展的突出優勢,以大力發展醫養健康產業為突破口,圍繞人民群眾迫切需要的全民健身、醫療、養老、保健等現實訴求,依托濟南、青島兩大中心城市,著眼建設全球知名的國家級黃河流域區域健康醫養新高地,大力促生互聯網+醫療健康、康養旅游、康養體育等新消費模式,強力深化公共衛生體育管理體制改革,全力加強基層醫療衛生和公共體育服務能力建設,努力全方位全周期維護人民健康,更充分滿足人民對健康消費需求的美好期待,把人口大省建設成具有全國示范意義的健康強省。

  激活農村要素大市場,織密工業互聯產業鏈,利用投資增量盤活海洋科技資源存量

  激活農村要素大市場,打造現代農業強省。

  山東是農業大省,也是農村人口大省,農業發展基礎牢固,耕地保有量占省域陸地面積比率全國最高,農業生產總值長期居全國前列,創新型農業發展資源要素豐富,習近平總書記更是對山東農業農村發展寄予厚望。

  打造農業現代化強省,核心任務是激活農村要素大市場。要堅持城鄉統籌發展和創新驅動發展,以加快山東西部崛起為突破口,重點發展魯西規模化農場、黃河高效生態農業園和膠東海洋牧場等特色現代農業,加強并落實農業農村發展經費投入剛性增長目標任務,為現代農業發展提供充足的資金支持,不斷強化現代農業科技基礎研究,尤其重視引進國家重大農業科技項目和工程,提升農業科技展翅能力,加快激活農村“三資”市場,讓農村人、地、錢三大關鍵要素實現高效率流動和高效益配置,為現代農業強省注入不竭動能。

  織密工業互聯產業鏈,打造先進制造強省。

  山東工業門類齊全,產業鏈相對完整,產業結構體系比較完善,制造業品牌較為豐富,是國內名副其實的制造業大省,尤其是海爾、浪潮、歌爾等一批工業互聯領軍企業的成長和崛起,使得山東在暢通國內大循環中正在承擔更加重要而關鍵的角色。

  打造先進制造強省,必須重視織密工業互聯產業鏈。要基于工業互聯網平臺整合國內外鏈上優質資源,積極利用工業互聯網先發優勢加快推進產業集群化、高端化、高效化發展,重點以“十強”產業集群建設為抓手,提升企業入網率和觸網率,提高工業互聯網平臺利用實效,積極融入國家雙循環戰略,增創工業互聯新優勢,打造以工業互聯網為載體的線上集群產業鏈與線下集群產業鏈互補互促發展、高端化產業體系更加完備的先進制造強省新樣板。

  注入藍色科技新動能,打造海洋強省。

  山東省海域面積與陸地面積相當,海岸線占全國的六分之一,海洋科技人才總量占全國的一半,海洋生產總值占全國海洋生產總值的五分之一,藍色經濟已成為山東經濟發展的特色名片。

  打造海洋強省,必須進一步注入藍色科技新動能。應堅持海陸統籌、創新驅動、產業聯動、全域推動原則,發揮好我省海洋經濟量大面廣的基礎優勢,利用投資增量盤活海洋科技資源存量,重點加強對國家級和世界級海洋科研平臺建設的資金投入,重點提升青島、煙臺兩大沿海城市的核心引領能力,增強海洋科技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的資金支持,鼓勵并引導涉海企業利用海洋科技資源提升科技創新能力,為藍色經濟注入科技發展新內涵,為海洋強省建設積蓄發展新動能。

  推進數字技術與經濟社會全面融合,引領黃河流域數字化發展,努力成為內循環雙循環重要節點

  推進數字技術與經濟社會全面融合,打造數字強省。

  山東在數字存儲、數字生產、數字消費、數字研發等領域打下了良好的發展基礎,并且在工業數字生產發展上確立了先發優勢。

  打造數字強省,必須更加重視推進數字技術與經濟社會全面融合。應放眼中國北方數字市場,積極引領黃河流域數字化發展,確立濟南、青島、煙臺三核引領的數字戰略新格局,從鞏固基礎技術優勢著手,加大對量子計算、超算中心、工業互聯、數字裝備等優勢領域的技術投入,著力推動數字基礎設施擴容提質,加快促進數字與科技創新融合、數字與工業生產融合、數字與生活消費融合、數字與社會治理融合,逐步實現數字技術與社會經濟發展各大領域的全面多維度融合,將數字技術先發基礎優勢轉化為領先發展優勢,努力打造數字強省新標桿。

  筑牢綠色生態產業基底,打造新能源新材料強省。

  近年來,經過新舊動能轉換的積勢推動,山東長期以來形成的偏重化的產業結構已發生重大轉變,呈現出產業生態化、布局集約化、技術低碳化的發展新趨勢,生態產業經濟基底進一步筑牢,為打造生態產業強省奠定了堅實基礎。

  打造新能源新材料強省,前提是筑牢綠色生態產業基底。應積極構建山東生態經濟發展新格局,重視和發揮好已有的生態基礎優勢,主動融入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聚焦重要戰略能源、關鍵核心材料,進一步加大綠色技改投資,引導傳統產業主動實現自我轉型,引領生態產業自我集聚形成萬億級產業集群,重點支持清潔新能源、信息裝備新材料產業加快成長為生態產業的重要支柱產業,把我省打造成為以綠色產業基底為支撐,在國內大循環中發揮重要基礎功能的新能源新材料強省。

  暢通現代化綜合物流體系,打造交通強省。

  山東處在“一帶一路”交匯的國際國內雙循環重要區域戰略節點上,向東毗鄰日韓,面向東北亞和太平洋開放的區位優勢非常突出,向西依托黃河流域內陸省份,面向中亞、西亞、歐洲、非洲開放的區位特色非常明顯,向北緊鄰京津冀,向南連接長三角和長江經濟帶,山東全方位開放發展的基礎條件十分優越。

  打造交通強省,要點在于暢通現代化綜合物流體系。必須高點站位,放眼全球,發揮好山東半島城市群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中的龍頭作用,高水平推動山東全面融入雙循環戰略,率先推動半島城市群內部現代流通體系建設,全面帶動提升黃河流域城市間要素流動服務一體化水平,進而促進跨省尤其是與黃河流域省份的區域現代物流體系升級,推動現代綜合運輸體系、現代商貿流通體系、社會信用體系、金融服務體系、國際商貿一體化通關體系等跨區域互聯互通,努力打造更加凸顯“一帶一路”雙循環節點功能特點的新時代現代化交通強省。

?2018中原新聞網站版權所有

亚洲美女网站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一区在线观看,久久tv免费国产高清,国产日韩AV免费元码一区二区
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 | 午夜福利成人污在线观看 | 日本乱码伦视频免 | 性爽爽刺激视频午夜福利 | 三级日本成网人站 | 亚洲网站在线观看人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