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寒門學子”實現應助盡助;1697名留守兒童“一人一案”享受教育關愛;不讓一名學生因疫情失學……12月15日,記者從鄭州市決戰脫貧攻堅教育扶貧新聞發布會上獲悉,過去的一年,全市不斷加大教育扶貧力度,從源頭“斬斷”貧困代際傳遞。
“寒門學子”實現應助盡助
為打贏教育脫貧攻堅戰,鄭州市始終把“不讓一名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的理念貫穿于教育精準扶貧全過程,全面落實教育扶貧各類保障資助政策。
在學前教育階段,鄭州市按照年生均600元標準補助建檔立卡貧困家庭3~6歲兒童學前教育保教費,并按照年生均400元的標準發放生活補助費;在義務教育階段,從2016年秋季學期開始,鄭州市對建檔立卡貧困家庭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在免除學雜費、教科書費基礎上,按照年生均小學生1000元、初中生1250元標準對寄宿生發放生活補助費;在普通高中階段,為確保資助政策覆蓋到每一位應受助學生,對于以往學期因各種原因未享受國家資助,2020年符合申請條件的學生,可以新增申報國家資助;在中職學校,全市具有全日制正式學籍一、二、三年級學生中建檔立卡家庭學生全部納入資助范圍,實現了應助盡助。
統計顯示,2016年以來,鄭州市共發放資助金額14.81億元,惠及學生177.17萬人次,其中,資助建檔立卡學生1.19億元,惠及22.12萬人次。
不讓一名學生因疫情失學
2020年,突如其來的疫情也給教學帶來全新挑戰,疫情防控期間,按照“停課不停學”的要求,鄭州市全面摸排每所學校的教學組織情況、每個學生的網上學習情況,準確掌握教學平臺使用情況、學習渠道暢通情況、家庭線上學習硬件條件,做到不缺一項、不漏一人。
針對貧困、偏遠等特殊需求學生家庭,鄭州市分類制定線上學習方案,確保特殊家庭學生能夠聽得到、用得好、學得好,實現全覆蓋。其中,對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非建檔立卡的家庭經濟困難殘疾學生、農村低保家庭學生以及農村特困救助供養學生,鄭州市實施新裝寬帶費用減免、免費對既有家庭寬帶進行提速、手機流量贈送和手機定向流量減免等活動,解決學生線上學習條件上存在的實際困難。停課不停學期間,鄭州市網上教學覆蓋率實現100%。
不僅如此,返校復課后,全市加強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復學情況的全面摸排,認真做好輟學學生的勸返復學工作,堅決防止因疫情影響造成新的輟學。對因故不能按時返校的學生,安排學校做好居家學習指導,確保不讓一名學生因疫情而失學。
1697名留守兒童“一人一案”
解決留守兒童教育問題,共享教育公平是關鍵。今年6月,鄭州市義務教育招生政策明確規定,確保每一名適齡留守兒童能夠按時入學接受義務教育。同時,為摸清留守兒童底數,鄭州市開展了農村留守兒童接受義務教育情況統計摸排,各區縣(市)需準確掌握留守兒童情況。截至目前,全市共有1697名留守兒童(不含鞏義),各地學校采取“一人一案”的方式有針對性做好教育幫扶。
此外,鄭州市還積極通過建設鄉鎮寄宿制學校、申請增設公共交通線路、提供校車服務等多種方式,為鄉村兒童讀書提供便利,確保鄉村適齡兒童不因上學不便而失學輟學。
10萬余名鄉村教師享補助
均衡城鄉教育資源,需要讓廣大教師能在基層工作崗位上留得住,干得安心。為此,鄭州市把鄉村教師支持計劃列入重點工作,制定教育扶貧政策,在鄉村教師補充、職稱評審、崗位設置、評先表優等方面,給予政策傾斜,以教育助力鄉村振興。
通過財政扶持,鄭州市為鄉村教師發放生活補助,按照村委會所在地或鄉鎮政府所在地分別給予每人每月700元、500元生活補助。2017年以來,全市發放鄉村教師補助資金8.66億元,惠及鄉村教師10.86萬人次。(記者 王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