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已深,天漸寒,正是地瓜大量上市的季節。一口熱氣騰騰的地瓜下肚,暖胃暖心。
地瓜,冬天最治愈的食物之一。
在山東,沒有一塊地瓜會被浪費
諸多吃法讓它發揮出最大價值
烤地瓜
外焦內嫩,樸素但甜蜜
寒冬里,街頭買一個熱氣騰騰的烤地瓜
仿佛能溫暖整個冬天。
“地瓜棗”
又叫地瓜條、地瓜干,是山東人冬天愛吃的零食之一。
每年秋收過后,不少村民會將地瓜煮熟后切成片,擺在鐵絲網上晾曬成干。
地瓜干外表有一層白色糖霜
咬一口艮揪揪如同果脯
嚼起來粘綿綿好像年糕
品起來甜絲絲類似蜜棗
“地瓜棗”由此得名
蒸地瓜
冬天氣候干燥,烤地瓜吃多了上火。
將地瓜洗凈,去掉頭尾后上鍋蒸熟,甘甜又松軟。
蒸地瓜的熱量、脂肪含量都要比烤地瓜低很多,味道也不比烤的差,真是“干”地瓜的良方。
地瓜飯
煮粥時,放入切丁的地瓜,生津止渴,解酒降壓,健脾開胃。
薯與米,香甜互補。
寒冬里,熱乎乎的地瓜飯,是記憶里家的味道,
正氣養胃,又是降脂、“刮油”能手。
琉璃地瓜
琉璃地瓜,與拔絲地瓜很像
將地瓜切塊炸熟后裝盤
澆上早已熬好的糖汁,色澤晶瑩,猶如琉璃
濟南動物園門口的琉璃地瓜
炸熟的地瓜裹滿糖漿,路過的小孩都饞壞了!
12元一斤現做現賣,價格實惠生意火爆,成為網紅小攤。
地瓜脆
冬季和甜食最配了!
地瓜為原料制作的果蔬脆片,
一口一個嘎嘣脆,
好吃到停不下來!
炸地瓜片
青島一位大媽炸地瓜片成網紅
她在路邊賣炸油條三十多年了
賣完油條就開始炸地瓜片
生意一直很火爆
大媽說地瓜一上市就開始賣
每天能賣一百斤地瓜
地瓜丸
將紅瓤地瓜蒸熟、去皮
加入適量紅糖、糯米粉
搓成湯圓大小的地瓜丸子
下油鍋炸至金黃色熟透即可
福建等地有冬至吃地瓜丸的習俗
這道過年過節餐桌上少不了的小甜點,約起來?
蜜汁地瓜
語言學家王力寫過一篇《蜜汁紅苕》
蜜汁紅苕是用風干的紅薯上鍋蒸熟,去皮搗爛
用上好的香油文火炒
炒如泥狀上盤
再勾桂花糖芡,覆蓋上就行了
吃到嘴里,糯軟香甜
地瓜面窩頭
生地瓜干磨成粉,
摻上玉米面、雜糧面、小麥面粉等,
上鍋蒸成地瓜面的窩頭、饅頭,或攤山東大煎餅,做面條、面湯……
地瓜粉色澤黝黑,是健康的底色,
淡淡的地瓜甜味和香氣撲面而來。
地瓜全身都是寶
《本草綱目》記載,甘薯有“補虛乏,益氣力,健脾開胃,強腎陰”的作用。
地瓜營養齊全而豐富,蛋白質的含量超過大米的7倍,胡蘿卜素的含量是胡蘿卜的3.5倍,維生素A的含量是馬鈴薯的100倍……對提高免疫功能,延緩智力衰退和機體衰老起著重要作用。
此外,地瓜中膳食纖維豐富,脂肪含量極少(0.2%),潤腸通便、調節血壓,是抵制肥胖的利器。
地瓜用途廣泛,秋收時起,地瓜被精打細算的農人們完全地利用了,地瓜藤切碎了喂牛羊,地瓜葉粉碎了喂豬,長相好的地瓜成為家里主食、經濟作物,歪瓜裂棗的則用來喂牲口,嫩藤葉還能做蔬菜,沒有一點浪費,履行了“全身都是寶”的使命。
(清炒地瓜藤)
身處丘陵地帶的山東人,擅長種地瓜、曬地瓜、吃地瓜……
在山東,沒有一塊地瓜會被浪費,總會物盡其用。
技術buff加持!山東地瓜真甜吶!
微博上搜索山東地瓜,好評連連!靠著過硬的品質,已經贏得了一波粉絲!天氣實冷,來點甜甜暖心?首選山東地瓜!
今年9月,在徐州舉辦的全國甘薯登記品種展示鑒評會,6個甘薯品種從70個參評甘薯品種中脫穎而出,其中4種就來自山東!煙薯25、思維特、濟薯26、齊寧18等品種受到廣泛好評,都是山東各地農科院的科研成果。
烤薯界的扛把子——煙薯25號
煙臺市農業科學研究院研發的“煙薯25號”,
2011年獲全囯甘薯食用品質組競賽鮮薯產量第二名、食味第一名,
糖心!流油!冰淇淋口感!香氣飄遠!
近年來成為烤薯店爭搶的香餑餑
被稱為“薯界愛馬仕”
吃過的人無不稱贊
煙薯25任性、 甜炸、 神仙美味!
從2003年起,歷經數年,為了使紅薯果糖含量更高、口感更甜,科研人員在“實驗—失敗—實驗”間往來重復,終于培育出甜軟可口的“煙薯25”。
紅皮橘瓤——“西瓜紅” 普薯32號
近兩年比較火的網紅地瓜品種“西瓜紅”。
紅薯表皮呈紫紅色,掰開后果肉呈粉紅色,就像西瓜的果肉;
口感甘甜,香糯,其甜度像西瓜一樣,因此被稱為“西瓜紅”。
軟糯無絲,入口即化,滿口回甘。最適宜蒸著吃,也是最簡單也是最純粹的地瓜吃法。
煮粥搭檔——“老黃皮”蘇薯8號
市場上常見的黃皮地瓜,松軟易爛,香甜可口,完美的煮粥搭檔。也是山東地區主要種植地瓜品種之一。
抗氧化神器——紫薯
紫薯,營養價值高,富含硒和花青素,這些可都是抗氧化、抗衰老的好東西。
山東地區所生產出來的“濟紫薯1號”和“濟薯18號”都是十分不錯的紫薯品種,其中含有豐富的花青素和淀粉。
原始本色——白瓤地瓜
白瓤地瓜,糖分少淀粉多,口感比較面。一般被用來提取淀粉制作紅薯粉條、造酒。
白瓤地瓜,產量比黃瓤地瓜高許多,困難時期可以當干糧,是許多山東人記憶中的味道。
地瓜面的主食,現在叫“憶苦思甜飯”,曾經卻是山東丘陵地區人們的主食。
過去生活困難時期,小麥面粉嬌貴,廉價多產的地瓜成了主糧。
那時的地瓜品種不比現在多樣、香甜,吃多了不免乏味燒心。
回憶起地瓜,許多人是又愛又恨,記憶中難以下咽的地瓜窩頭,卻填飽了饑餓的肚腹,喂大了一茬茬孩童。
地瓜的易活、多產,像極了山東人的堅韌。
在貧瘠的丘陵山區,扎根砂礫石縫,長出一蹲蹲高甜蜜薯。
這樣的地瓜,你愛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