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李紅汛 通訊員 馬松昭 李盈宏
12月17日,記者從魯山縣林業部門獲悉,林業工作人員巡查時,在該縣沙河上游發現了10多只世界瀕危珍禽,號稱“鳥中熊貓”的國家一級保護鳥類黑鸛。
黑鸛是世界瀕危珍禽,與大熊貓、東北虎同為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目前全世界僅存2000多只,中國約有1000只,已被列為瀕危物種,其珍稀程度不亞于大熊貓,因此被稱為“鳥中熊貓”。
黑鸛天生好潔也被視為“鳥中皇后”,它們體態優美、高雅端莊、體色鮮明,活動敏捷,性情機警的大型涉禽。成鳥的體長為1-1.2米,體重2-3千克;嘴長而粗壯,頭、頸、腳均甚長,嘴和腳紅色。是遷徙鳥類,只有在西班牙為留鳥,僅有少數經過直布羅陀海峽到非洲西部越冬,此外在南非繁殖的種群也不遷徙,僅在繁殖期后向周圍地區擴散游蕩。是白俄羅斯的國鳥。
近年來,魯山縣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科學自然觀,不斷推進國土綠化提速行動,加大森林資源管護力度,提升河湖生態修復的質量,使全縣林地面積達218.5萬畝,森林覆蓋率達56%,水清、山綠、天藍、景美的良好生態環境得以實現,各類野生動物頻頻出現,得以繁衍生息。
據介紹,特別是去年來,該縣林業部門多措并舉不斷加大對野生動物資源保護力度,先后救助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黑鸛、大鴇和其他級別保護動大天鵝、物紅隼、紅角鸮、紅腹錦雞等100多只,有力地維護了生態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