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提示
電商扶貧,就是把“互聯網+”納入政府扶貧工作體系中,通過一戶帶多戶、一店帶多村的精準扶貧帶貧機制,對接城鄉廣域的大市場,使農產品借助互聯網“飛”出山溝溝,進而帶動貧困群眾就業增收。今年以來,山西省緊扣決戰完勝目標要求,根據《山西省2020年電商扶貧行動計劃》安排,多措并舉提升貧困地區電商服務能力,發揮電商平臺優勢,拓寬農特產品銷售渠道,推動農特產品網絡銷售,鞏固脫貧成果,為推進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筑牢了農村電子商務基礎。
整合資源 提升服務能力
寒風凜冽,山路彎彎。12月15日,記者來到呂梁山南端的隰縣,在陽頭升鄉竹干村見到了當地的網絡“達人”王明明。戴著一副深度近視鏡的他態度和藹,高興地對記者說:“我依靠政府搭建的電商服務站,在村里開設網店后,再也不用東奔西走,只需輕輕一點鼠標就能把各種農特產品賣出去。”去年,他的銷售額有200萬元,其中幫助貧困戶銷售50多萬元,帶動50余戶貧困戶年均增收2500元。
隰縣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也是山西省的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地處偏遠,交通不便。曾幾何時,藏在山里的農特產品,常常因為賣不出去而爛掉。現如今,這里的許多農戶做起了電商,互聯網帶著農特產品“飛”向全國各地,老百姓不再因為賣不出去而犯難。
2016年起,山西省把電商扶貧納入全省八大工程二十項行動,成立了省電商扶貧領導組,先后出臺《山西省電商扶貧行動計劃》《山西省電商扶貧“到村到戶”工作實施方案》《山西省電商扶貧工作評價辦法》,商務、扶貧、財政等部門合力推進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工作,使得山西省農特產品搭上了網絡銷售的快車。
經過近5年發展,山西省電商服務體系更加全面。省電商扶貧領導組辦公室相關負責人介紹,截至10月底,全省建設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52個,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工作實現36個國家級貧困縣、10個深度貧困縣全覆蓋,圓滿完成“十三五”任務指標。
目前,全省58個貧困縣骨干電商企業建設的縣級服務(運營)中心實現全覆蓋,通過設立村級服務站和鄉村代理(代購、代送)員等方式,電商服務覆蓋行政村數量由2016年的2391個增加至現在的12764個,占58個貧困縣行政村總數的82.9%,電商服務覆蓋貧困村數量由2016年的887個增加至6833個,占58個貧困縣貧困村總數的94.3%,在鞏固“雙70%”的目標前提下,實現了穩定增長。
創新驅動 暢通銷售渠道
“說花椒,道花椒。花椒雖然用得少,五味里頭主調料……”在全國消費扶貧月期間,洪洞縣曲亭鎮的趙忠華在鎮里的電商服務站說著順口溜,賣著堆放在面前的花椒、辣椒、核桃等農特產品,吸引著現場和屏幕前很多人的關注。
趙忠華的快手平臺有5.3萬粉絲,是一名農民“網紅”。他說:“我平時愛編點快板唱詞,也愛刷快手,兒子就鼓勵我注冊個快手號。”粉絲多了之后,他就在鎮里的電商服務站給家鄉農特產品直播帶貨。現在,趙忠華每周有一場直播帶貨,最多的時候直播間流量能達到近萬人。
在電商扶貧工作中,省商務廳積極對接阿里巴巴、抖音等平臺,爭取各大電商平臺流量支持,指導各市采用直播帶貨等電商手段推動農特產品網絡銷售。各地主動適應市場變化,創新線上銷售方式,提高農特產品市場知名度和占有率。
今年以來,運城市通過直播帶貨、電商平臺銷售等電商渠道,幫助貧困群眾銷售櫻桃、小米、蘋果、杏等371個品類農特產品,1月-10月實現電商銷售額4.26億元;太原市陽曲縣與淘寶主播薇婭合作,開展助農扶貧公益直播5次,銷售陽曲小米200萬元;大同市通過央視客戶端、央視頻、央視新聞微博和淘寶同時直播“秦晉之好”助銷活動,帶動大同黃花菜、黃花醬銷售突破88萬元;晉中市通過縣長直播、網紅助力、企業參與,幫助銷售農特產品,共計233.5萬人次觀看直播,帶貨金額52.4萬元左右;臨汾市開展“電商平臺+產品+網紅+縣市區長”直播活動,17個縣市區領導直播場次共計85次,合計網銷額3194.53萬元……
據省農業系統統計,僅全國消費扶貧月前后,全省開展主題宣講類、群眾體育類、職業競賽類、專題宣傳類、農耕文化類和豐收消費季等六大類慶豐收活動210場次,直接參與人數86萬人次,間接參與人數687萬人次,帶動農特產品直接銷售近12億元。
注重培訓 強化智力支撐
12月16日上午,方山縣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三樓會議室里座無虛席,全縣各個鄉鎮的30多位電商服務站站長前來參加一周一次的電商培訓。課堂上,老師和學員圍繞村站便民服務、電商運營、快遞首發等內容進行了精彩的互動交流。
負責方山縣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運營的陳軍軍對記者說:“觀念、方法及技能掌握程度是制約電商發展的主要因素,因此我們把從業人員的培訓牢牢抓在手上,定期不定期舉辦開店實戰、產品運營、視覺運營、流量運營、多平臺運營、移動電商等方面的培訓,提升從業者專業業務水平。”
在推進電商扶貧工作過程中,山西省通過“培訓+實操+跟蹤指導+孵化”的模式,利用電商扶貧培訓基地,加大對貧困村創業致富帶頭人和貧困群眾的培訓力度,為各地培育了一批批服務于本地電商扶貧的骨干力量。
今年,針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山西省電商扶貧成員單位既分工又合作,多措并舉加大電商扶貧人才線上、線下培訓力度,確保收官之年,農特產品銷售渠道通暢,貧困群眾收入不減。
省扶貧辦科教站站長張俊彥介紹,今年,省人社廳持續推進全民技能提升工程,全省共有68個縣、79個培訓機構開展電商類培訓,共計開班363個,培訓學員12296人次;省農業系統在高素質農民培訓中增加“新農人主播培育”專項,全年培訓2000名具有直播帶貨技能的新農人主播,著力打造本土化直播團隊;省供銷社將電商人才培訓納入到每年的“萬人培訓計劃”,全系統在全省58個貧困縣的電商培訓超過1萬人次,帶動就業1000余人;團省委重點推進農村青年電商培育工程向貧困地區傾斜,各級團組織累計培訓農村青年電商人才14630人次;省扶貧辦聯合商務、農業、人社、婦聯等部門,共開展貧困村電商扶貧創業致富帶頭人省級培訓24期38個班次,培訓4200多人,市級開展電商扶貧創業致富帶頭人培訓23個班次1992人,創業人數達3500人,帶貧人數達2.7萬人。記者李全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