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命案、追逃犯、反電詐……刑警,是和平年代最危險的職業之一。面對隨時可能來臨的威脅,他們舍生忘死、負重前行,只為換得一方平安。12月10日,第二屆全國公安“百佳刑警”推選宣傳活動榜單揭曉,河北4名刑警上榜。你或許不曾見過他們的模樣,也不曾聽過他們的名字,然而他們的故事,值得你用心聆聽。
每一次出征都如同在刀鋒上起舞
2005年,與持刀殺人在逃人員格斗,將其制伏;2011年,帶領民警抓捕在逃人員,遭到嫌疑人飼養的多條藏獒攻擊……從警19年,這樣驚心動魄的場景在唐山市公安局刑警支隊支隊長常海的辦案歷程中不勝枚舉。
2015年6月17日清晨,唐山市某公司老板王氏夫婦,在小區地下停車場開車時,被3名犯罪嫌疑人持疑似一支獵槍和一支左輪手槍綁架,被威脅支付1000萬元贖金。在受害人交付800萬元現金后,綁匪攜款潛逃。
經過10余天的信息分析研判,在鎖定3名犯罪嫌疑人行蹤后,常海帶隊趕往成都抓捕。但犯罪嫌疑人反偵查能力強,不停地變更通訊方式,抓捕難度很大。經過信息梳理和實地摸排,常海他們終于發現嫌疑人租住在一小區的線索,但嫌疑人辦理入住后卻不知去向。
為了不打草驚蛇,常海化裝成保安,在悶熱多雨、蚊叮蟲咬的環境下日夜蹲守,得知犯罪嫌疑人出現在九寨溝后,他又帶隊冒著大雨,不顧泥石流突發的危險,連夜驅車趕往。為了防止嫌疑人再次脫逃,他一路指揮調度,協調聯系當地警方,最終將嫌疑人抓獲歸案。
刑警往往面對的是窮兇極惡的亡命徒,每一次出征都如同在刀鋒上起舞。那些看似尋常的抓捕,不知暗藏多少意外兇險。
從警35年,保定市公安局刑警支隊副支隊長王玉檳至今仍清楚地記得第一次逮捕命案嫌疑人時的情形:嫌疑人體格非常健壯,手里還拿著一把鋤頭,他沖上去一把奪走了嫌疑人手中的鋤頭,“當時就想著怎么把嫌疑人抓住,根本顧不上害怕。”
2008年2月12日,唐縣倒馬關鄉夾子村柴某某一家10口被殺。該村村民柴某敏被警方確定為犯罪嫌疑人。根據犯罪嫌疑人潛逃的方向,王玉檳帶領一支隊伍冒著嚴寒連夜在山林中展開地毯式搜查。深山里崎嶇險峻,加上又值深夜,完全看不清腳下的路。王玉檳他們貼著山體一點點蹭著過,等天亮時才發現,剛剛走過的一側竟是萬丈懸崖。
破命案積案要拼一股韌勁
百姓看公安,首先看破案。
在石家莊市公安局刑警支隊支隊長(現任石家莊市公安局副局長)張岐崗看來,一些重大刑事案件特別是命案破不了,不僅是社會的重大隱患,也是公安機關欠人民群眾的一筆債。
破命案積案,張岐崗有自己的訣竅,那就是“繃緊弦,拼韌勁”。
1997年2月4日,石家莊晉州市營里鎮張十字莊村李某一家三口被殺,王某紅有重大作案嫌疑,案發后潛逃,23年了無蹤跡。23年間,張岐崗一直沒有放棄,多次走訪受害人家屬、群眾,尋找嫌疑人下落。
終于,案件在今年迎來轉機:辦案民警找到了一張王某紅當年留存的模糊照片,循著這條線索,張岐崗帶領民警在山東省菏澤市將已經“漂白”身份的王某紅抓獲。
正是憑著這股韌勁,近年來,張岐崗帶領石家莊市刑偵部門開展命案攻堅,全市現行命案破案率連續五年達到了100%。2020年上半年,在張岐崗的指揮下,石家莊市共偵破命案積案32起,偵破命案積案成績位居全省第一。
抽絲剝繭、尋蹤覓跡,一個腳印、一滴血跡,方寸之間,他們用最強大腦,讓真兇無所遁形,讓迷霧層層消解。
“現場勘查是個細致活,這種細致必須達到極致。”這是省公安廳刑警總隊警務技術二級主任翁小聰常掛嘴邊的話。
從警37年,翁小聰主持或參與偵破重特大案件940余起,檢驗案件3100余起,出具鑒定書1300份、分析意見1800份,全省發生的大要案、疑難案件,他幾乎都到現場。而每一次到達案發現場,他都能在不計其數的痕跡物證中找到突破案件的關鍵。
今年6月17日,辛集市某鑄件加工廠38名員工在食堂吃過午飯后,出現中毒癥狀。當地警方勘查,此案是一起投毒案件。可經過20多天的工作,案件始終沒有進展。
省公安廳刑警總隊委派翁小聰赴辛集支援偵破。翁小聰帶領技術人員對中心現場和外圍現場又進行了一次全面細致的勘查,吃透嚼爛各個細節;觀看視頻記錄充分了解廠內人員工作生活情況,摸清每個嫌疑對象的底細;在夜間反復偵查實驗,分析判斷嫌疑人的作案時間……經過三天兩夜高負荷工作,整個作案現場和嫌疑人的輪廓在翁小聰的腦海中逐漸清晰。
隨后,翁小聰詳細列出了六個排查條件,經過反復碰撞推敲,最終把工作重點放到了該廠門衛蘇某學身上。針對蘇某學的性格特征和犯罪心理,翁小聰又制定了詳細的審訊方案,最終,犯罪嫌疑人蘇某學交待了全部作案過程。
將科技成果應用到打擊犯罪各領域
2002年9月21日凌晨,承德市發生一起新中國成立以來當地最大的搶劫案。一伙蒙面歹徒潛入一家鋼鐵公司財務室搶劫現金48萬元。案發后,主要犯罪嫌疑人池某人間蒸發,苦于沒有任何線索,10年抓獲未果。
2011年全國公安“清網行動”開展以來,常海接手了這一在逃人員的抓捕工作。從下午2時到次日凌晨5時,他連續10多個小時坐在電腦前,一點點分析研判,一條條數據碰撞,敏銳地捕捉到池某的蛛絲馬跡。
近年來,常海研究出了“空中摸排網上追逃法”“抓捕漂白身份逃犯技戰法”等技戰法,抓獲命案等重大案件逃犯151名。
空中摸排、網上追逃、合成作戰……在大數據時代,他們最大限度地將科技發展的最新成果及時應用到打擊犯罪各領域。
2018年3月,在偵辦石家莊市首例“套路貸”涉黑案中,最初證據顯示就是一般的經濟糾紛。摸排中,嫌疑人作案手段隱蔽、受害人難以查找、交易證據落實困難……困難撲面而來,怎么辦?
張岐崗帶領辦案民警從每一個受害人被騙的網上聊天記錄一點一點摳,一條一條核查該公司的銀行交易記錄,經過半年努力,共排查流水130多萬條,最終找到這個涉黑團伙的犯罪證據。
2019年,公安部在全國推廣聲紋、虹膜和人像技術,翁小聰帶領三個專業負責人,深入全省15個市縣,對市縣技術部門負責人和業務骨干展開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輪訓,累計培訓2000余人次。目前河北的聲紋、虹膜和人像智鑒數據采集和應用工作在全國均排在前五位。
長期聞尸臭、吸粉塵、熏廢氣,導致翁小聰成為過敏性體質,可他仍一如既往堅持在刑事技術第一線;張岐崗手機24小時開機,車上一直裝著換洗衣服和日常用具,保證隨時隨地能快速到達現場;在常海的時間表中,從來沒有節假日,沒黑沒白地琢磨案子也成了家常便飯;王玉檳的兒子從記事起,就很少見到父親,參加家長會、一起出去旅游更是奢望……
為公道而戰,替人民擔當。他們日夜堅守,為刑偵工作奉獻了自己最美好的年華,在彰顯社會公平正義的道路上書寫了人民警察的榮光。(河北日報記者 尹翠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