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切實改善察汗淖爾流域生態系統質量,省發改委日前印發《河北省推進察汗淖爾生態保護和修復實施方案》。實施方案提出,以改善察汗淖爾生態系統質量為核心目標,著力實施種植結構調整、濕地保護修復、綠色產業發展等重點任務,加快扭轉察汗淖爾生態惡化趨勢,逐步恢復流域生態系統功能,打造壩上地區生態質量與民生改善雙提升的示范樣板。根據實施范圍,河北省察汗淖爾流域總面積2434平方公里,全部位于張家口市境內。
實施方案明確了工作目標:到2022年,察汗淖爾濕地生態系統實現完整性保護;流域農業種植結構不斷優化調整完善,滴灌等高效節水技術全面推廣應用,農業灌溉設施完成升級改造;察汗淖爾濕地周邊灌溉機井全部封停關閉,地下水壓采取得明顯成效;綠色發展體系基本形成,居民生活水平明顯改善。到2025年,察汗淖爾流域生態環境穩步向好,濕地生態系統穩定性進一步增強;高效節水農業、旱作雨養農業、草食畜牧業發展水平明顯提高,地下水實現采補平衡,察汗淖爾生態惡化趨勢逐步扭轉;綠色發展體系更加完善,產業發展內生動力持續增強,民生福祉達到新水平。
河北省將實施六項重點任務,扎實做好察汗淖爾生態保護和修復工作。
建立流域生態保護協作機制。張家口市加強與烏蘭察布市溝通對接,簽署政府間合作框架協議,建立察汗淖爾生態保護聯席會議制度,協同制定察汗淖爾及周邊區域生態保護和修復措施。省有關部門加強指導支持,督促張家口市細化保護措施,落實主體責任,確保察汗淖爾生態保護和修復各項任務按期高質量完成。
加強水資源管控。合理確定可用水資源量,積極推進高效節水灌溉,持續壓減地下水開采,嚴格地下水管控,提升地下水監控能力,開展水質斷面監測,提高中水回用水平。
積極調整種植結構。調整農業種植結構,大力發展旱作農業,優先安排耕地輪作、優勢特色產業、中藥材產業發展等項目資金。推進優質飼草種植。優化林草種植結構。開展草原保護修復,依托京津風沙源治理等項目,從2021年開始,對流域內退化草原開展圍欄封育、補播改良等措施,到2025年實施退化草原改良27萬畝。
穩妥實施退耕還草。推進退耕還草,分類統計察汗淖爾流域不適宜繼續耕種的耕地,摸清退耕還草規模和分布,在尊重群眾意愿前提下,抓緊提出退耕還草實施方案上報國務院。落實退耕責任,修訂完善張家口市國土空間規劃,以實際退耕面積相應調整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面積,合理確定糧食播種面積。
加強濕地保護修復。加強察汗淖爾濕地公園建設。加強流域濕地保護修復,制定濕地保護修復方案,開展濕地流域調查和動態監測。實施重點工程項目,將察汗淖爾生態保護納入北方防沙帶生態保護和修復重點工程,積極推進沙化荒漠化土地綜合治理、退化草原治理、退化林分修復、中幼林撫育、恢復濕地等重點工程建設,確保流域濕地面積不減少、功能不降低、性質不改變。開發利用云水資源,加強冀西北飛機人工增雨作業基地建設,建立冀蒙聯合人工增雨作業協調工作機制。強化綜合觀測和評估能力。
有序發展綠色產業。發展光伏草牧業,在荒山荒坡、草原退化區等地類地形和退耕還草區域,布局建設光伏草牧業深度融合創新示范工程,利用遮陽庇蔭作用逐步自然恢復區域草場植被,通過開發企業支付土地租金、勞務用工等方式增加農民收入。發展生態旅游業。發展特色農牧業。
根據實施方案,河北省將強化要素保障,支持察汗淖爾流域地區穩妥開展土地綜合利用改革試驗,重點推進低產基本農田利用改革。積極爭取中央財政資金,支持流域內農業節水、種植調整、退耕還草、濕地保護、中水回用等工程項目。強化省級財政支持,在防控政府債務風險的前提下,鼓勵張家口市依法合規使用新增政府債券,支持流域內符合條件的項目建設。張家口市、縣兩級財政積極優化支出結構,對察汗淖爾流域給予傾斜支持。(記者潘文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