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華社記者馬曉媛、李紫薇
“你們誰能跟我下一盤?”來到太原市趙莊小學國際跳棋校隊,剛剛熟悉了規則,記者便躍躍欲試。
“我來,我來。”孩子們爭先恐后。
一個笑瞇瞇的小男孩猜拳獲勝,鄭重地坐到了記者對面,拿掉己方兩顆棋子。“我讓你兩顆棋。”他說。
國際跳棋聽起來“高大上”,上手卻很簡單。64格或100格的黑白棋盤上,雙方各執一色棋子,沿對角線向對方挺進,隔子即跳,應吃盡吃,直到將對方棋子吃光或對方無路可走時即勝。
雖然面對新手,小男孩卻絲毫不懈怠,每走一步都要思索良久,認真的樣子十分可愛。圍觀的小隊員們不時給他支招,一旁的老師忙道:“觀棋不語喲!”有孩子調皮地吐舌頭。
一局棋完,記者慘敗,心中對這些小棋手們充滿敬佩:正是好動的年紀,他們卻能這樣專注,一局棋下大半個小時,毫不走神;不論處于優勢還是劣勢,他們都不驕不躁,泰然處之。
“國際跳棋讓孩子們養成了思考的習慣,也教會他們對待人生的態度。”趙莊小學校長劉河洪說。
劉河洪告訴記者,趙莊小學地處太原北郊,原本是所底子薄弱的農村校,2010年起開始發展國際跳棋項目,目前已經是山西乃至全國知名的國跳特色校,在全運會、智運會、全國中小學生國際跳棋錦標賽等多項賽事中拿過好成績。
走進趙莊小學,處處能感受到國際跳棋文化。走廊里是棋盤格樣的地磚,樓梯間是小棋手的簡介,校園里隨處可見棋牌類知識的展板。“每個班每周都會有一節固定的國跳課,此外還有國跳社團和國跳校隊。”學校國際跳棋項目負責人黃江說,“我們的老師人人會教,學生人人會下。”
黃江說,國際跳棋不僅把趙莊小學從薄弱校變為優質校,更重要的是它給孩子們帶來的變化。
“我還記得有個男孩,上課坐不住,出了名的調皮,自從進了國跳校隊,不僅在一次大賽上拿了第六,學習成績也直線上升,一個學期前進了20多名,從班里后半段到了前10名,老師和家長都覺得不可思議。”黃江回憶道。
“還有一個女孩,家里很困難,全家都沒出過遠門,第一次帶她外出比賽,她的父親打電話問要不要帶臉盆,我印象很深。”黃江說,現在女孩已經高中畢業,成了一名國跳教練,“下國際跳棋改變了她的人生”。
在校隊活動室,記者見到了一個沉靜的小姑娘,她叫鄧雅勤。去年11月,她代表山西省參加了第四屆全國智運會,還與中國首個國跳世界冠軍賽婭下了一盤。
“下棋的時候時間過得很快,我還因為國際跳棋交到了很多好朋友。”談起國際跳棋,鄧雅勤的眼神格外閃亮。
鄧雅勤的媽媽王曉燕告訴記者,從一年級入校接觸國跳后,鄧雅勤就對這個項目著了迷,即使到了期末學習最緊張的時候,也要每天抽一兩個小時下棋。“下國際跳棋以后,孩子變得更自信了,更愛交流了,每次出去比賽都會和其他棋手聊得津津有味。”
“棋類運動很有魅力。”趙莊小學國際跳棋教練王建斌說,山中一局棋,世上已千年,在這個人人離不開手機的快時代,下棋讓人們擁有慢力量,學會專注、定力、堅韌、理性、反思、擔當。“我相信,這同樣是成長中非常重要的一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