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太原12月25日電(記者王學(xué)濤)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近日發(fā)布了一座元代壁畫墓的詳細(xì)信息,為人們了解元代葬俗和社會生活提供了珍貴資料。
這是奉茶圖(資料照片)。新華社發(fā)(山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圖)
這座壁畫墓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官地村東南800米,為仿木構(gòu)穹隆頂單室磚墓,平面呈“凸”字形,由墓道、墓門、墓室組成,全長7.8米。由于被盜,考古工作者去年對其進(jìn)行了搶救性發(fā)掘。
這是墓葬平面圖(資料照片)。新華社發(fā)(山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圖)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華夏文明研究所副所長張光輝介紹,墓室平面呈八角形,墓壁由青灰色條磚單層疊砌而成,用白灰黏合。墓室壁畫裝飾采用墨、灰彩等直接繪于白灰上。
這是備酒圖(資料照片)。新華社發(fā)(山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圖)
主題壁畫共七幅,自墓門西側(cè)向東順時針依次是奉茶圖、茶具圖、山水屏風(fēng)三幅、酒具圖、備酒圖。其中,東壁為酒具圖,一組八件,其中瓷匜一件、經(jīng)瓶三件、玉壺春瓶一件、碗、勺各一件、海棠口托盤一件,勺置于碗內(nèi),碗內(nèi)盛酒;西壁為茶具圖,一組七件,其中高足杯兩件、斗笠碗兩件相疊、茶筅一件、盞托一組、茶渣罐一件;東南壁為四名女侍,手持酒具向東壁出發(fā),共同組成“備酒圖”。西南壁為四名男侍,手持茶具向西壁方向出發(fā),共同組成“奉茶圖”。北部為三幅山水畫,各繪兩座并立大山。
這是茶具圖(資料照片)。新華社發(fā)(山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圖)
“畫工精細(xì)、色系獨特,內(nèi)容兼具宋金宴飲壁畫之遺風(fēng),又兼有元代山水壁畫的傳統(tǒng)。”張光輝說。
這是酒具圖(資料照片)。新華社發(fā)(山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圖)
朔州市朔城區(qū)文物局副局長赫志剛介紹,目前,七幅壁畫已被揭取下來在馬邑博物館保存,即將對它們進(jìn)行修復(fù),預(yù)計2021年修復(fù)完后將向公眾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