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把笊籬,一葉扁舟,每天上萬次地揮動手臂。呼兵鎖,山西省呂梁市柳林縣人,是一名“抖氣河”上的“清道夫”,用16載春秋守護著一泓清泉。圖為呼兵鎖在打撈漂浮物。新華網 發(劉亮亮 攝)
清河,被當地老百姓稱為“抖氣河”,發源于柳林泉。柳林泉年涌水量達1.07億立方米。因其泉口水溫常年保持18—20攝氏度,故每到隆冬季節,清河水面蒸汽裊裊、白霧氤氳,蔚為壯觀,故而有“四十里抖氣河”的美譽。新華網 發(劉亮亮 攝)
63歲的呼兵鎖自幼在黃河邊長大,因熟識水性,成了柳林縣河道開發中心的一名河道保潔員。從2004年開始,老呼每天都撐著一葉扁舟在“抖氣河”上打撈漂浮物、清洗橡膠壩,過上了“水上漂”的日子。新華網 發(劉亮亮 攝)
寒來暑往,風吹日曬,每年六萬余斤雜物被老呼“一網打盡”。
一度以來,“抖氣河”因重工業污染,河道淤泥堆積、惡臭熏天而飽受詬病。近年來,呂梁市立法保護柳林泉,實行河長制,完善雨污分流,并修建污水處理廠。一系列生態治理組合拳,讓這條河候鳥翔集、天藍水碧。新華網 發(劉亮亮 攝)
“以前周邊黃塵惡土,河道打撈時啥稀奇古怪的東西都有,一個河壩一個人根本忙不過來。現在這里天藍水綠,空氣也好多了,候鳥來了一批又一批。”說起變化,老呼嘴角微微上揚。新華網 發(劉亮亮 攝)
現在呼兵鎖負責著4個河壩近40萬平方米的清理范圍,同時還義務兼顧著河道救護和候鳥保護任務。雖然工作量增加了,但老呼卻樂此不疲。新華網 發(劉亮亮 攝)
“河道清潔了,干活比以前輕松了很多,還能看看黑鸛、綠頭鴨,這些個鳥兒也都不怕咱。”老呼感慨地說道。新華網 發(劉亮亮 攝)
如今的“抖氣河”上,飛鳥翔集。它們讓老呼的生活多了樂趣,也讓老呼的工作添了份成就感。新華網 發(劉亮亮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