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爾對未來的篤定和魄力,令人敬佩。歌爾全球研發中心近日在青島啟用,總投資67億元的青島微電子產業園同日奠基。
聲學巨頭歌爾聯手青島,重金布局微電子,指向性非常明確。歌爾是全球布局的科技創新型企業,高度重視研發投入與科技創新,截至目前,累計申請專利2萬余項。
此番設立全球研發中心就是希望進一步增強研發力量。據悉,歌爾全球研發總部將面向未來消費電子領域發展需求,打造全國乃至世界級信息技術研發高地。
雖然遭遇疫情沖擊,但歌爾今年以來的全球業務實現了逆勢增長。今年前三季度,歌爾股份營收增長43.9%,利潤增長104.71%;其中,第三季度營收增幅高達81.44%,利潤增幅高達167.92%。
業務的高速增長要求歌爾迅速擴大產能。此次投巨資建設的青島微電子產業園,聚焦微電子產業的研發和智能制造,年產值將突破100億元,將大大增強歌爾的“接單”能力。
錯過了數字化和消費互聯網浪潮的青島,如今把工業互聯網作為城市換道超車的重大機遇,充分發揮卡奧斯工業互聯網平臺等優勢,努力營造包括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芯片、傳感器、區塊鏈等產業在內的工業互聯網全產業生態,全力打造世界工業互聯網之都,吸引感召全球各類工業互聯網、5G、人工智能企業1800多家。
歌爾聯手青島,顯然是看重了青島日漸繁茂的產業生態和可期的發展前景。而歌爾的加盟,則將為青島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提升相關領域的自主創新能力起到積極推動作用,為青島打造世界工業互聯網之都助力。
1、多年“磨合”,修成正果
歌爾與青島并不是“閃婚”。
早從2016年,歌爾就開始在青島布局科技產業項目,第二年歌爾微電子有限公司總部落戶青島,第三年又敲定智能傳感器項目。
4年后的今天,歌爾終將自己的未來托付青島。
歌爾全球研發總部,將面向未來消費電子領域發展需求,建設虛擬/增強現實、聲學、光學、新材料、人工智能等多技術領域的高水平研發平臺,打造全國乃至世界級信息技術研發高地。
研發的最佳歸宿是轉化為現實生產力。不得不說,歌爾在青島的布局十分用心。嶗山區和歌爾共同投資的青島微電子產業園項目已經奠基,這里將成為功能齊備的一站式“微電子產業園”,聚焦微電子產業的研發和智能制造,年產值將突破100億元。微電子產業在歌爾的戰略布局中占據重要地位,“屬于半導體產業鏈,科技含量和利潤率比較高。”
對一個科技創新企業來說,研發就是大腦。尤其是歌爾,20多年來,從一家生產微型麥克風的地方小廠,成長為營收351億元(2019年)高科技龍頭企業,核心動力是研發創新。
歌爾早期創業階段就把有限的資金幾乎全投入到研發設備和關鍵工藝上,當年花200萬元買了一臺開發模具,卻不舍得買輛好車。在這里,研發創新就像滾雪球。歌爾每年把銷售額的6%至8%投入研發,近5年的研發投入約80億元,技術型人才儲備達1.2萬人。目前,歌爾累計申請專利2萬項,其中發明專利近1萬項,PCT國際專利2400項。
正是堅定科技立企的路子,才有了年復合增長率高達40%的歌爾。疫情之下,歌爾股份業績逆勢攀升。2020年前三季度,歌爾股份的營收高達347.3億元,同比增長43.9%,實現歸母凈利潤20.2億元,同比增長104.7%。
高增長又推動歌爾在研發創新上持續大手筆布局,整合全球創新資源,在北京、上海、南京、深圳、西安等國內主要城市布局研發基地,擁有8個省級以上研發平臺;在美國、丹麥、日本、韓國等國家設立研發中心,形成全球化研發體系。
現在,歌爾把全球研發總部落在青島,意味著歌爾把“研發中樞”放在了青島,這是對青島的托付。
2、歌爾為何而來
“歌爾逆勢強增長非一日之功,而是建立在前瞻性戰略布局的基礎之上。”歌爾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姜濱這番話透露著一股自信——歌爾對未來的布局向來眼光獨到,產業如此,城市亦如此。
全球布局的歌爾,緣何對青島情有獨鐘?那是因為青島有著歌爾生長所急需的養分。
實現研發創新的主體是人才。歌爾相關負責人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隨著業務規模的不斷擴大,公司需要更強大的研發平臺支撐。在人才方面,青島各級別人才數量基本占到全省的 1/3左右。尤其是在高端人才方面,無論在數量還是質量上,青島都是全省首屈一指的。”
今年以來,青島瞄準疫情之下的海外人才回流,以及產業結構調整所帶來的新機遇,以海外人才、產業人才和創業人才為重點,從政策支持、環境優化和協同推進上共同發力。這為歌爾進一步“投資青島”帶來了更大的信心。
研發創新最需要資本的澆灌。歌爾對資本的渴望可以想象。上個月,歌爾股份發布公告稱,公司已同意控股子公司歌爾微電子有限公司籌劃分拆上市事項。歌爾股份本就是上市公司,但她仍需要更多更大的資本平臺。
資本正是青島的優勢。2019年以來,青島成功舉辦兩屆全球創投風投大會,各類創投風投機構加速聚集。截至9月末,青島在中基協登記的私募基金規模達1000億,管理人同比增長32.5%,增速全國第一,管理私募基金數量同比增長54.1%,管理基金規模同比增長26%;青島更是山東的資本高地,近兩年來不斷刷新IPO速度,上市公司數量位居全省第一,這里成為高科技企業上市的沃土。
目前,在MEMS(微機電系統)領域,歌爾是中國唯一進入全球前十的企業。而歌爾微電子分拆上市,也從另一個角度展現出歌爾對這個未來產業給予厚望:“微電子分拆上市后,更方便引進戰略投資者,并可以獲得更好的估值和發展。”
微電子屬于半導體產業鏈,和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等都是是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重要領域。同樣,微電子產業發展最終也需要應用場景來落地。
歌爾要發展微電子,就要尋找一個應用場景豐富的城市來落腳。
青島發達的制造業基礎、多樣化的特色產業集群、完備的工業體系,正是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等尋找應用場景的天然試驗場。青島以開放應用場景吸引城市合伙人,每季度發布200個“工業賦能”場景和50個“未來城市”場景,未來將總計公布3000個。加速集聚國內外資源要素來青交匯互動,產生乘數效應。青島新的產業生態體系正在加速構建,新動能主導經濟發展的格局不斷強化鞏固。
當前,青島正加快打造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技術鏈“四鏈合一”加優質高效政務服務的“4+1”發展生態,這對任何一個企業和創業者而言,都有著巨大的吸引力。
3、為青島強鏈補鏈
過去20年,青島錯過了數字化和消費互聯網浪潮。今天,面對新一代信息技術催生的新風口、新機遇,青島正在奮起直追,聚力打造世界工業互聯網之都。
工業互聯網是包括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芯片、傳感器、區塊鏈、產業數字金融、細分產業工業互聯網平臺、網絡安全技術、工業互聯網科技應用服務等產業在內的全產業生態。
因為錯過發展浪潮,青島在信息技術產業上的家底相對薄弱,產業生態短板較多,在“補課”的過程中,亟需各產業龍頭引領。
作為人工智能等領域的行業龍頭,歌爾將“研發中樞”和最具前景的產業托付于青島,具有旗幟鮮明的標桿意義,也將在青島形成強磁場,帶動完善產業生態。
在互聯網的下半場,城市間競爭比拼的不再單純是幾家企業或某幾項技術,而是一個從企業到資本,從人才到營商環境的產業生態。
從產業角度看,兩個大項目落地,是青島突破“缺芯少面”的產業瓶頸,“強鏈”“補鏈”的關鍵一步。
青島正加快布局微電子產業。僅今年以來,就引入了芯恩項目,在即墨布局的惠科6英寸晶圓半導體項目如期實現投產,青島首家芯片封裝測試企業泰睿思微電子實現量產……
目前,以MEMS傳感器和集成電路設計為主要方向的微電子產業在青島已初具雛形。但MEMS產業的設計、制造和封裝仍存短板。歌爾操盤的功能齊備的一站式“微電子產業園”,將補足青島市微電子產業發展的短板,發展智能傳感器產業生態鏈。
青島微電子產業園的建設投產將培養一大批專業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吸引和集聚大批芯片及產品封裝測試企業,將極大促進青島智能傳感器的產業化進程,同時在青島形成從芯片設計到封裝、測試以及系統應用的全產業生態鏈。
在人才、技術上,歌爾剛剛布局的兩個項目也是匯聚高端資源的平臺。
歌爾全球研發中心,將開展前沿技術研發,進一步統籌整合全球研發資源,匯聚世界高端研發人才;微電子產業園主要服務于一大批全球行業領導企業。2024年全部投產后將具備年產10億只智能傳感器系統的能力,年產值突破100億元,新增就業3000人。
歌爾自身的平臺屬性和生態價值,也已成為青島鏈接全國乃至全球創新資源的最佳入口。去年3月,歌爾聯合其合作伙伴高通(中國),與青島微電子創新中心共同在嶗山區成立青島芯谷·高通中國·歌爾聯合創新中心;歌爾還發揮自身作為“校友企業”的優勢,與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青島市、嶗山區四方共建北航青島研究院,培養了大量科研人才。
是歌爾選擇了青島,也是青島選擇了歌爾,攜手前行,未來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