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能與一線投資人直接“對話”,近日,青島的創業者“承包”了來青參加中國(青島)生活類機器人先鋒匯的數十位一線投資人的接機、送機任務。在接送機的途中,創業者與投資人一路同行,聊創業、聊項目,也聊青島。
這是一場名副其實的真“路”演,把嚴肅的路演變成活潑的聊天,這是一次“開腦洞”的嘗試。新鮮、親切、高效、不緊張,這是參加“路演”的創業者和投資人的深切感受。
創造這一場別開生面的“路”演,正是青島對資本迫切的渴望,對機會迅捷的追逐。
01路演,一“路”演
12月24日一大早,華彩互娛文化科技有限公司CEO郝云暢便收拾完畢急匆匆地出門了,他要去青島國際機場接英諾天使廈門基金合伙人姚錦程。
臨行前,郝云暢帶上了精心準備的商業計劃書。這正是他此行的目的:在投資人抵青的第一時間接到對方,并在送對方前往目的地的路上,將自己的項目展示出來,為下一步對接融資做好鋪墊。
此前,在青島市科技局和春光里資本的“撮合”下,郝云暢已與姚錦程取得了聯系,約好了接機時間。不到10點,姚錦程乘坐的飛機平穩落地。在接機口,郝云暢舉著“天使聯合會的家人青島歡迎您”指示牌,與姚錦程順利會面。
姚錦程抵青的第一站,是位于市北區館陶路1號的春光里青島創投生態綜合體。從機場到這里大約有40分鐘車程——這是留給郝云暢“路”演的時間。
這是青島攜手天使聯合會共同發起的一次全新的對接嘗試,名為“一路有約”。
在創新創業大潮奔涌的當下,項目路演早已不是件新鮮事,可以這種方式“路”演,還沒聽說過。
這兩天,青島的創業圈十分熱鬧。昌迪資本管理合伙人汪海波抵青,博冠體適能健康管理有限公司的負責人左翠接到了他;梧桐樹資本創始合伙人童瑋亮抵青,青島海伯利安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劉楊接到了他;追夢者基金合伙人秦佩琪抵青,青島凌瞻視覺科技服務有限公司創始人蔡金瀚接到了他;榕智股份董事長郭煒抵青,青島柒貳法則科技服務有限公司創始人于洋接到了他;嘉賓大學創辦人、商界“首席提問官”吳婷抵青,山東華夏正源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總經理杜鵬接到了她……
投資人都異常忙碌,能爭取到他們幾十分鐘時間,相當寶貴。在有心的安排里,這些企業的創業領域和投資人關心的“賽道”相匹配,所以溝通顯得格外高效。創客會與投資人互留聯系方式,相約通過現場考察等方式進一步互相了解,進一步商討合作。
“一路有約”創造了一種嶄新的對接場景,為青島初創企業對接一線投資人提供了難得的機會。
“以往每到一個城市就直奔目的地而去,在車上最多打打電話。”姚錦程說,“在接機途中看路演,這是我第一次經歷這樣有趣的事。”郝云暢也表示,這種形式十分新鮮,讓嚴肅的路演變得生動,拉近了創業者與投資人的距離,有一種天然的“親近感”,“40分鐘太短了,應該讓司機多繞點路。”
中國(青島)生活類機器人先鋒匯期間,汪海波把午休的“空檔”留給了左翠——按照“路演”時候說好的,他要去左翠的項目現場深入考察。左翠適時抓住了這個機會,她表示,這是自己的第一次路演,能和投資人以這種形式對接,極大緩解了她的緊張情緒,更專注于對接本身,收獲頗豐。
02“見縫插針”,搭上頂級資本庫
這一次,青島創業者有機會接觸到的是天使聯合會帶來的一線創投基金負責人。他們不是專程來考察項目,而是為了出席25日舉辦的中國(青島)生活類機器人先鋒匯。
一次盛會集聚一批一線投資人,這在青島習以為常。但與以往青投資人發表主旨演講、貢獻智慧不同,此次,借投資人來參會,青島想給創業者創造與投資人深入接觸的機會——即使是接機路上。
應該看到,“熱鬧”的背后,是高效的對接,更是青島對于開放發展、擁抱資本的急切渴望!
路上的對接讓創業者接觸了資本,也拉近了投資人與青島的距離。正如姚錦程所說,上次來青島是十余年前,他的印象停留在“啤酒+海鮮”;這次,他甫一落地就能與本地創業者進行暢聊,從創業“第一梯隊”口中了解到一個真實、全面的創業城市。“這為我們的基金和項目進一步落地青島打下了基礎。”他說。
敏感的青島更不會放過每一個吸引資本落地的機會。趁熱打鐵,面對天使聯合會這樣國內頂級的“資本庫”,青島已經動起來了。
天使聯合會成立于2013年,是由真格基金創始人徐小平、樂搏資本創始合伙人楊寧、創業黑馬創始人牛文文、創業工場創始人麥剛等聯合全國數十名天使投資人發起成立的天使投資聯盟機構,聚集了國內外近200名活躍在一線的專業投資人。
為什么說天使聯合會是一個龐大的“資本庫”?
我們不妨看看其中包含的基金:真格基金、源政投資、隆領投資、創業工場、合力投資、英諾天使基金、豐厚資本、春光里資本控股、金慧豐投資、老鷹基金、君紫資本、紫輝創投、梅花創投、明勢資本、海泉基金、樂搏資本、龍翌天使基金、昌迪資本、聯想之星、險峰長青、嘉豪投資、啟迪之星……
再看看其中包含的創投服務機構:創業黑馬、英諾創新空間、春光里產業科技、嘉賓大學、清創孵化器、AA加速器……
多位投資人帶著項目和基金來尋求落地和投資的機遇,借此機會,這個“資源庫”在青島找到了落地的“通路”。天使聯合會與嶗山區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通過共建基金等方式,以資本助力,推動青島建設創業城市。
天使聯合會上市公司基金退出減持平臺啟動并落地嶗山,入駐該平臺的基金,在所投企業上市后,將在嶗山區進行資金退出,享受嶗山區稅收優惠政策。
天使聯合會合投共贏基金在青島成立,天使聯合會旗下相關基金管理機構的創始合伙人與青島政府引導基金共同出資,基金總規模2億元,主要面向青島智能新經濟早期項目進行投資。
企業是創新創業的主體,而資本就是撬動這個主體蓬勃發展的支點。
重整行囊再出發的青島提出打造創業城市,以全新的姿態向全國資本敞開了懷抱,迎來了資本助力的加速期。
03“喝喝茶”就把生意談成了
青島是一座青春之島,是一個正在創業的城市,是城市中的獨角獸。認知資本、借力資本、善用資本,青島這座有創意的城市“花樣”越來越多、越來越新鮮,也逐漸被證實越來越行之有效。
活動形式越來越“不嚴肅”,對接起來卻更加親近、高效。
翻開青島最近的“記事本”,我們不難發現,像“一路有約”這樣不“循規蹈矩”的活動越來越多。沙龍、下午茶、聯歡會……更多看似“不正式”的活動為這座城市增添了發展的亮色。
2020青島科創沙龍在7月份拉開了帷幕。活動上,來自市科技局、駐青高校、科研院所以及青島本地創投基金等領域的相關負責人圍坐在一起,面對面交流;不再是“臺上臺下”的距離,與會的聽眾就坐在嘉賓周圍,不僅能聽真知灼見,還能互動發言。在輕松、親切的活動中,以如何打通青島科技成果轉化“最后一公里”等話題找到了更多解決路徑。
在青島市工業技術研究院,園區入駐的企業負責人坐到一起,喝茶吃點心成了每周都有的常態。他們通過參加CEO下午茶,“順便”談談生意、對對合作。看著像工作之余的休閑,可前來“喝茶”的企業能在市場、技術等方面進行資源共享,補齊各自發展“短板”,園區內上下游產業銜接、跨產業建立合作已經成為常態。
由科技金融“四長”聯席會議則開啟了“開小會”、談問題、找方法、辦實事的新路子。所謂“四長”,就是局長、行長、園區長和董事長,背后代表的是政府部門、金融機構、科技孵化載體和企業,他們齊聚一堂,推進金融機構為科技型企業融資服務。
今年,活動“上云”也成為青島越來越多的選擇。不論是第二十二屆中國科協年會、2020青島創新節這樣的重磅盛會,還是全球·青島創新創業大賽、第二屆上合組織成員國青年創新創業大賽等國際性比賽,青島的會、展、論壇,都通過線上與線下融合的方式,打破了物理空間的限制,真正讓青島的發展實現了匯聚全球資源。
不管是什么形式,其背后的本質都是青島在探索更加行之有效的資源對接模式。
在這日益波瀾壯闊的發展大潮中,青島逐浪前行,不斷創造新模式,以最大的誠意與熱情開放、創新,讓更多創新要素嵌入了城市發展的每一次嬗變,每一個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