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和景明,放松心情。對于邯鄲市民來說,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每年春季一進入四、五月份,等待我們的不僅有姹紫嫣紅的爛漫春花,還有一場春日“飛雪”。此時,楊樹、柳樹上產生的飛絮如雪花般從天而降,四處亂飛,粘衣服落頭發,瞇眼睛鉆鼻孔,更有對飛絮過敏者輕則打噴嚏流鼻涕,重則皮膚瘙癢頭昏腦漲。
飛絮從哪里來,如何讓城市的春天不再“飛雪”?帶著諸多疑問,記者走訪了市城管執法局園林局的工作人員,看看他們是怎樣做的,聽聽專業人士又有哪些好建議。
探源,哪來這么多楊柳絮
“飛絮主要來自楊樹和柳樹,春季雌花序授粉后生成一個個小蒴果,發育成熟的小蒴果逐漸裂開,白色絮狀的絨毛便攜帶著種子隨風飛舞,形成了楊柳飛絮。”在我市人民東路與滏東大街交叉口附近,市城管執法局園林局植保處工作人員張凌飛指著路邊樹上的楊絮向記者解釋道,“飛絮是植物正常的生理現象。”
據市城管執法局園林局植保處相關人士介紹,目前,我市主城區楊樹、柳樹在經濟技術開發區、主城區的公園廣場、道路水系沿線綠地,以及部分老舊小區、單位庭院等均有分布,這些地區因此也成為飛絮比較嚴重的地方。
既然飛絮讓許多人都出現不適,為什么北方不少城市還選擇楊樹、柳樹作為綠化樹種?
張凌飛表示,楊樹憑借其生長迅速、容易成活、容易繁殖和耐寒冷等優勢,成為許多城市的主力綠化樹種。
“楊樹、柳樹是北方的鄉土樹種,在華北地區有著悠久的栽植歷史”,張凌飛介紹說,楊柳具有綠量大、綠期長、生長快、易管理等優點,因此是園林主干樹種、森林主干樹種和造林主干樹種。
比如在生長速度上,以速生楊長得最快,大約五年能成材;若是以木材為用途進行栽種,八到十年即可輪伐。換句話說,北方常見樹種沒有比楊樹更能長的了。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受沙塵暴頻發困擾,北方很多地區開展了植樹造林運動,當時大多種植的是楊樹和柳樹。”張凌飛說,這兩個鄉土樹種在改善城市環境、降噪固塵、降溫增濕等方面功效顯著。
治理,樹體滴注精準防治
“雖然楊柳有著綠量大、綠期長、生長快、易管理等優點,但作為城市綠化樹種還是存在一定缺陷的。”張凌飛告訴記者,春季的楊柳飛絮帶給人們不少困擾,因此園林局也針對飛絮進行了系統和精準的治理。
5月16日,在人民東路與滏東大街交叉口附近,幾名園林人員正在對路旁的楊樹進行治理。只見他們用電鉆將樹干鉆出4個小孔,然后把調配好的藥液插入小孔內,不一會兒,一棵棵楊樹就“掛”上了藥劑瓶。
張凌飛告訴記者,這些小瓶中裝有名為赤霉素的一種植物藥液,又稱植物生長調節劑,可以有效抑制楊柳飛絮達90%以上。
“由于楊柳飛絮化學防治工作具有嚴格的時效性,我們從5月9日便開始對我市主城區公園、廣場、街道,及沿河綠地等處的共2萬余株楊柳進行樹體滴注。”張凌飛一面利索、嫻熟地將赤霉素插入樹木枝干,一面向記者解釋道,給楊樹、柳樹打針,是一個技術活。
首先注射的對象要選準。以楊樹為例,一般為毛白楊注射,因為毛白楊的產毛量相較其他楊樹更多,還得是“壯年”樹,因為這樣的樹生長旺盛,每年產生的飛絮數量很大,抑制效果會更好。
另外,在樹身上打孔也不能隨意,樹孔要斜著打,達到45度,這是為了讓赤霉素液自動滲入樹體內部。打孔深度一般為5厘米—8厘米。還要注意,一定要打到樹身中間的木質部,為的是讓整棵樹都充分吸收。
“我們一般是上午給樹‘打針’,下午檢查樹木的吸收情況,第二天工作人員要及時把小瓶拔出,并封堵樹孔,避免雨水侵入引起病菌等。”張凌飛也提醒廣大居民特別是小朋友們,切勿隨意觸碰、誤食或無故拋扔樹上的小型藥瓶,避免造成不必要的傷害。
“這幾年市區的飛絮真的少多了,特別是今年,我甚至感覺沒有什么飛絮出現了”,家住廣樂南小區的劉先生路過現場,看見正在為楊樹“打針”的工作人員,他表示自己之前還比較好奇,為什么近些年邯鄲的春天沒有出現“毛毛”漫天飄的情況,如今看到為楊樹注射赤霉素的工作人員才明白,是科技改變生活了。
“我們已經連續做治理飛絮這項工作6年了,這六年中每到飛絮時節,植保處的工作人員便全員上街為楊樹、柳樹‘打針’,為的就是將飛絮減少到可控范圍內,如今您能看到我們的工作成果,我們打心眼里開心。”張凌飛笑著對劉先生說。
提醒,飛絮時節如何做好防護
面對楊柳飛絮對部分市民生活造成的困擾,市中心醫院醫生苗存良給出了防護建議。
躲。一般10時至16時是飛絮高發時段,易過敏人群應盡量避開這個時間段外出。如果一定要外出,盡可能選擇楊柳絮比較少的早晨、晚上,或是雨后。當然,如果可以,躲在家里不出門是最好的選擇。居家期間注意關閉紗窗,避免飛絮飛入室內。
捂。外出時,盡量做好防護,口罩、眼鏡和外套一個都不能少,做好防護再出門。一次性防塵口罩、墨鏡、防護鏡、紗巾等均可起到有效遮擋飛絮作用。進行戶外鍛煉等室外活動盡量選擇在早晨、傍晚或雨后等飛絮較輕的時段。
清?;丶仪埃焉砩系臈盍鯕埩粑锵蓛簦灰獛У轿輧?。回家后仔細洗臉,以免飛絮沾在臉上過敏。
需要特別提示的是,飄飛的絮狀物可引起部分敏感人群過敏,吸入鼻腔后會引起強烈的刺激、流涕、咳嗽和哮喘等反應,皮膚的過敏反應包括皮膚瘙癢、眼結膜發紅等,嚴重的還會引起上呼吸道感染和呼吸困難。
敏感人群外出應規范佩戴口罩,佩戴紗巾、護目鏡、眼鏡等。皮膚易過敏的人群,外出要戴帽子,穿長衣長褲,盡量避免皮膚與飛絮直接接觸;皮膚沾上飛絮后要及時清除;出現過敏癥狀時不要抓撓,輕輕拍打、冷敷、涂止癢藥可減輕癥狀。如出現呼吸困難、上呼吸道感染、眼睛紅腫感染、皮膚斑、丘疹等癥狀應及時去醫院就診,特別嚴重時應考慮到醫院進行脫敏治療。
邯報融媒體記者王夢潔/文 劉學維/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