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00后是網絡用戶的主力軍,因社會經歷有限,對電信網絡詐騙防范意識不足,成為支付返利、客服退款、招聘兼職等騙術的主要實施對象。近日,記者從邯鄲市反詐中心了解到,今年就成年人這個群體發生的詐騙案件中,刷單詐騙占比達39.72%,冒充客服詐騙占比達13.50%,此兩類詐騙形式成為針對成年人群體最為突出的兩大高發類案件。
刷單是個無底洞
“一單傭金5元,僅需關注公眾號,截圖即可領傭金,這樣的兼職,您做嗎?”
“關注而已,也沒什么損失,就試一下吧。”“下載APP,里面任務更多,賺得也更多,您下載嗎?”
“就下載個APP,萬一真的能賺得更多。”
……
翻閱近些年的詐騙案例,不難發現,騙局的起點無外乎是從這種“零投入,小回報”的話術中慢慢展開。近日,市民牛女士就親身經歷了這樣一場騙局。
據牛女士說,4月14日,一個陌生人添加了她的微信,對方說關注微信公眾號就能領紅包,操作簡單也能掙錢,于是便同意了。隨后陌生人將牛女士拉到了一個群里。進入群后,群里就有人發了一條關注微信公眾號給7至10元紅包的信息,牛女士就跟著指示進行操作,一天的時間里,共領取紅包兩百多元。
第二天,嘗到甜頭后的牛女士,準備繼續跟著群里的指示做任務,于是根據對方的指引下載了某購物APP,點擊KRISSHOP商城開始刷單。
剛開始牛女士連續做了三單任務,第一單充值了100元,第二單充值了1268元,第三單充值了10898元,每次都支付給她一定比例的“傭金”。慢慢地,牛女士完全相信了對方,認為自己進的是個“正規”的刷單平臺。直到她充了58972元,做完單后才發現不能正常提現,于是便找到對方,詢問原因。當時對方說是因為牛女士做的任務跟發的任務單號不一樣,所以才不能提現,想要解決,唯一的辦法是牛女士再做一單。為了取出被凍結的錢,牛女士就又充值了106688元,結果發現還是無法提現……這時牛女士才意識到自己被騙,被騙金額已達212407元。
在網絡這個非常活躍的平臺上,原本是指網店虛假交易的“刷單”,如今已被發展為點贊、做任務、圈粉、加關注、網絡兼職等多種形式,這也就給騙子行騙留下了更大的作案空間。
那么“刷單”里的騙子是如何行騙的?為何被害人會步步走入“陷阱”?市反詐中心副主任徐尚亮告訴記者:“不法分子通過網站、招聘平臺、QQ、微信渠道推廣兼職廣告,刷第一單時不法分子會小額返款讓受害人嘗到甜頭,小單引誘才是剛剛開始,后面的小任務變成循環任務,一步一步引誘受害人上鉤。在刷單過程中,不法分子會以‘任務未完成’‘系統故障’等理由繼續讓受害人刷單,以此來激活之前的單子,否則不能返傭金。在刷單期間,不法分子會以各種理由拒不返款,并將其拉黑。”
動手指就能日進斗金?殊不知,天上不會掉餡餅,等待你的只有陷阱。采訪時,徐主任告訴記者,此類詐騙不法分子就是利用受害人想足不出戶做兼職掙錢的心理行騙,凡是遇到這種網上要墊資做任務的,一定要警惕,因為自己的本金一旦匯出去了,操作權就不在自己手上了。
客服來電?小心墜入騙局
“刷單”的江湖,除了欺騙還是欺騙,而在網購風靡的當下,那些“貼心”的“客服”也要多加小心。近日,迷上網購的趙女士就被騙子盯上
……
據趙女士說,5月3日,自己接到了一個“客服”電話,該客服人員問自己是不是在快手上購買過“某款”商品,因為有人投訴該商品使用后過敏,便通知購買過的顧客不要再使用,并給予雙倍的賠償。聽到對方能夠準確地說出了自己之前的購買記錄、購買時間、訂單號等詳細信息,便相信了對方。于是就跟著“客服”的提示通過手機瀏覽器下載了一款名叫“網易會議”的APP,并用自己的手機號進行注冊。注冊成功后,趙女士根據“客服”提供的會議號進入“會議房間”。當趙女士問對方如何理賠時,“客服”人員告訴趙女士商家會用支付寶轉賬的方式對其進行理賠。
就這樣,趙女士按照“客服”人員的指令進行操作,在支付寶上添加對方為好友。隨后對方發來一個二維碼,趙女士進行實名制領取,然后點擊申請理賠,輸入自己的支付寶賬號、密碼。然而這才只是開始,而后,對方又以為趙女士申請開通運費險為由,再次讓趙女士通過支付寶添加好友,進行了與之前相同的操作,但不同的是這次對方“客服”還發來一個認證代碼:
21016和一個銀行賬號。該“客服”讓趙女士打開手機銀行,把認證代碼21016輸入到金額一欄,告訴趙女士這是給她的轉賬號。點擊轉賬后,趙女士會收到一個驗證碼,收到驗證碼告訴他就可以了。趙女士按照“客服”的提示進行操作,并把驗證碼告訴對方,不料隨后手機收到一條銀行轉賬提醒短信。這時,趙女士才意識到自己中了冒充客服退款詐騙的騙局,可自己銀行卡里的21016元早已被騙子一轉而空。
就此案,徐主任告訴記者:“不少騙子通過黑市買入受害人的個人訂單信息,以‘退款、退貨、補償’等利益刺激受害人進行相應操作。他們利用受害人對手機銀行或者支付平臺的不熟悉,引導受害人加入各類在線視頻會議,告知要開啟實時屏幕共享對話功能,教受害者將大額錢款轉至指定賬戶,待錢款轉到其指定的銀行賬戶后,‘客服’就將受害人拉黑、失聯。”
網購中退貨退款是常見的事情,但是這種行為通常都是由買家發起申請,陌生來電主動提出退款退貨,“客服”要求加QQ或微信,發鏈接或者實名驗證、發送驗證碼等行為,往往都是騙子的陷阱。而且,正規的退款退貨款項會由支付渠道原路退回,不需要買家再提供銀行卡號,不會索取驗證碼,更不會以驗證為幌子誘導其下載各種網貸軟件貸款轉賬。徐主任說:“如果大家將警惕和防范的意識提高了,即便騙子的騙術再高,他也將無法得逞。”
邯報融媒體記者 趙鴻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