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雞澤疫情緊急時刻,肥鄉區緊急馳援雞澤縣,累計派出了331人,先后在雞澤鎮和浮圖店鎮支援全員核酸采集工作,采集核酸395903人次,連續奮戰23天,圓滿完成了支援任務,為全市疫情防控作出貢獻。大家克服物資緊張、工作和生活環境艱苦的困難,展現出了勇于奉獻,敢于擔當的精神。
4月1日上午10點接到緊急通知后,該區衛健局迅速組織醫護人員217名,配備好所需防疫物資,11點整準時出發。因為通知緊急,好些人員都來不及回家準備自己所需的東西,就匆匆準時出征。
醫療隊在到達雞澤縣雞澤鎮時已是下午1點,他們來不及休整就立即投入到緊張的工作中去。工作結束時已經是晚上9點多,當天完成18741人次的采集任務。因事出突然,經過協調,直到次日凌晨2點,肥鄉區衛健局副局長、支援雞澤采樣隊的負責人李英明才找到地方讓隊員安頓下來。“他們總共休息了一個多小時后就又開始了進村核酸采集工作,直到下午6點多才終于吃上飯。”李英明說。
4月3日根據市疫情防控辦的安排,完成對雞澤鎮援助的醫療隊回到肥鄉,還沒來得及下車就又接到二進雞澤支援的通知。根據新的指令,肥鄉醫療隊馬上進行人員重組。次日凌晨,新組建的114人醫療隊又被派到疫情最嚴重的浮圖店鎮開展工作。
梁峰、崔恒、王彬、韓曉亮在醫療隊里承擔著后勤保障工作。為了保障隊員們的休息,保障組從不讓隊員們搬運防疫物資,很多時候都是他們在半夜悄悄進行的。領隊李英明每天凌晨兩點參加雞澤縣核酸采集調度會,會議結束后,他還要對采集任務和分組情況進行安排部署。在采樣人員進入一線后,他還要為志愿隊伍做好后勤保障工作,每天睡眠時間不超過兩小時。連續多日高強度的工作,導致李英明血壓升高,降壓藥從一天一次變成一天三次。
為了做好醫療隊協調工作,后勤保障組堅持隊員三餐優先吃,慰問品優先領,熱水優先打,在工作安排上公平公開,被隊員們親切地稱為“幫大哥”。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中,肥鄉區涌現出了許多迎難而上、勇于擔當、無私奉獻的醫務人員和志愿者。
杜瑞蘭是肥鄉區中心醫院檢驗科副主任,當她接到抽派檢驗人員支援唐山通知后毅然報名,此時距她退休的時間僅剩十天。她的兒媳婦張校校是區中心醫院的外一科護士,于4月1日赴雞澤抗疫一線。
董海彬家有三口人是抗疫一線的“大白”。肥鄉區肥鄉鎮衛生院院長董海彬奮戰在當地疫情防控一線,兒子董浩、兒媳婦張潔雙雙支援雞澤抗疫一線。
像他們一樣“疫”起擔當的逆行勇士還有許多,有齊上陣的父子兵楊振領、楊洋;有扭傷腿仍帶病堅持工作的護士喬艷芳;有負傷后返回肥鄉再次請戰的王彬……他們都為疫情防控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邯報融媒體記者 謝偉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