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新冠疫情影響,5月28日,峰峰礦區開始實施封控管理。全區4萬多畝小麥豐收在望,如何做好今年“三夏”農業生產服務至關重要。為此,區委、區政府連夜召開緊急會議,安排部署“三夏”農業生產工作,在短短8天時間里,全區收割小麥1.69萬畝,收獲小麥1111.8萬斤,占播種小麥面積的42.25%。
峰峰礦區實施封控管理的嚴峻形勢下,“三夏”生產工作牽動著區委、區政府一班人的心,該區成立了以區委書記、區長為雙組長,區委副書記任常務副組長,相關區領導任副組長,11個鄉鎮(街道辦)和相關區直部門主要負責同志為成員的領導小組,制定了《峰峰礦區統籌疫情防控和“三夏”生產工作方案及預案》,統籌推進全區農村疫情防控和“三夏”生產工作。
5月30日,西固義鄉西河村迎來了全區小麥夏收“第一鐮”,轟隆隆的收割機緩緩駛過,將成片的小麥收割入庫。在“三夏”生產工作中,全區統籌調度119臺小麥聯合收割機、千余臺播種機、拖拉機和運輸機械等農業機械,依托農機大戶、家庭農場等新型服務組織,組建148支應急服務作業隊,在管控區域采取“點對點”作業,有序引導機手由各村“三夏”聯系人負責引導作業,發揮農機大戶作用,開展代收代種社會化服務。
6月1日上午,該區重點封控區大社鎮樂意莊村村民楊喜順通過視頻,看到了農業志愿服務隊幫助收割自家10畝麥田的情景,感動得連聲對著手機說:“謝謝你們,辛苦了。”
6月2日,峰峰礦區農業農村局接到身在北京田某的電話,說他在彭城鎮藺家莊村承包的40畝小麥,因無法回區不能收割,希望幫助協調解決。得知他的情況后,區農業農村局迅速與鎮村聯系,于6月3日組織區搶收搶種應急服務隊,將田某40畝小麥進行收割并協助其把收獲后的小麥安全運送到磁縣妥善保管,解決了田某的燃眉之急,他表示非常感謝。
封控期內,該區以變應變,創新“三夏”生產思路,每收割一戶小麥,都將收割作業“一田一視頻”發給農戶,糧食裝袋“一戶一標記”暫由村委會保管或運輸到家,使封控在外地不能返鄉、封控在家不能下田的農戶不再擔心麥子沒人收割,確保了小麥收割“不漏一塊地、不漏一戶麥、不丟一粒糧”。
邯報融媒體記者 管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