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頁 > 中原 > 正文

千年梯田正青春

來源:新邯鄲客戶端編輯:健翁發布時間:2022-06-24 10:08:37

  初夏的太行山,山巒疊嶂,青翠層染,規整的涉縣旱作石堰梯田隨著山勢蜿蜒綿亙,宛若天梯。這里被稱為中國核桃之鄉、中國花椒之鄉,可它的名片不止這些。

  6月5日,夕陽下,與梯田相依的王金莊。(無人機拍攝)經長期演化,石堰梯田與山頂的森林和灌叢、山谷的村落和河流形成了復合生態環境,具有水土保持、生物多樣性保護、養分循環等生態功能。

  5月20日,聯合國糧農組織宣布:中國河北涉縣旱作石堰梯田系統,因以獨特方式利用傳統方法和知識,維護特有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被正式認定為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截至目前,我國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增至18項,數量居世界首位。

  6月5日,一位農婦帶著孩子走過砌著雨水坡的石板街。王金莊村民就地取材,村內石制品千姿百態,儼然成了一座石頭博物館。

  千百年來的涉縣山多地少、石厚土薄、水源貧乏,屬于典型的石灰巖山區。自元代戰亂流民入涉縣,該地區經世代先民開山鑿石壘堰種梯田。到如今,仍在耕種農作物的涉縣梯田,僅王金莊一帶就有8萬多塊,面積達27.68平方公里,涉縣旱作石堰梯田被喻為“中國第二個長城”。

  6月5日傍晚,在梯田勞作一天的村民劉進德提著鍋、碗與騎著毛驢的妻子王茂魚下山。因梯田離家較遠,村民中午在山上的石庵子里就地野炊。

  深厚的傳統文化使涉縣旱作石堰梯田系統在世界農業文化中獨樹一幟。豐富多彩的文化習俗,使得遺產系統千百年來活態傳承,從未間斷。“打一千,罵一萬,冬至喂驢吃碗面”,當地人把冬至作為驢的生日,耐力好、善爬坡的毛驢成了當地人的自然選擇,被稱為“農活好伴侶”。正午的村中升起炊煙,農家飄出小米燜飯的陣陣清香,院外老人們坐在石凳上聊著前幾天端午節上的《唱家庭》表演,孩子們在泛著青光的石板街上模仿著“跑驢”動作,現場歡聲一片。在聊天的老人中有一位叫曹乃京,今年83歲,身體硬朗,記性也好,給孩子們說:“這座石頭房是清代的,那邊的是明代的,王金的老屋是元代的……”村里不光用石頭砌成石頭房、石板街,還用石頭做成了石碾、石臼、石槽、石桌、石凳……

  6月6日清晨,王金莊的村民們或牽或騎著小毛驢跨過小橋上山種田。1996年8月,一場山洪過后梯田被毀、橋梁沖斷,滿目狼藉。在當地政府組織下,村民筑路架橋,補堰修田,使千年梯田煥發生機。

  涉縣旱作石堰梯田系統中的傳統農產品不少。“‘餓死老娘,不吃種糧’這是老輩子留下來的戲話兒。”涉縣旱作梯田保護與利用協會的劉玉榮在王金莊村“種子銀行”內邊挑種子邊說道。她身旁的展柜里整齊排列的玻璃瓶中活態保存著青谷、黃谷、紅沒絲、灰小豆角、老來青……該種子銀行于2019年11月建成,現存26科57屬77種,傳統種植作物171個品種。即便在現代農業技術廣泛推廣的當下,他們收存的“金皇后”“白馬牙”等“老種子”仍在當地種植。

  6月6日一大早,村民王書真走了3公里的山路,到梯田里除草。王金莊村民將粟作農業與保持水土的梯田工程巧妙結合,因地制宜利用保墑精耕的傳統旱作農耕技術,形成了天人合一的生態智慧。

  6月6日,涉縣旱作梯田保護與利用協會的劉玉榮在種子銀行挑選村民祖上傳下來的紫豆角農家種。種子銀行在應對環境變化、現代農業種種弊端時,發揮著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重要作用。

  涉縣農業農村局原副局長賀獻林是涉縣旱作石堰梯田系統的保護與利用的推動者之一,他介紹,該系統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基礎和組成部分,其中蘊含的生態哲學思想和生態農業理念,至今對世界農業可持續發展有重要意義。在談到該系統的保護與利用時,他說:“要以遺產保護促發展,活魚還要水中看。”

  6月6日,在與王金莊相鄰的拐里花椒市場,兩位村民端著花椒開心交談。“涉縣核桃”“涉縣花椒”“涉縣連翹”“涉縣黑棗”獲稱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成了網紅直播的搶手貨。

  6月5日晚,遺產地中的大洼村燈火通明,其涵蓋的遺產地特色文化景觀吸引了更多的游客。

  夜晚的大山清涼靜謐,山中點綴著村落的燈光,奇景更是引來八方游客,或小住幾日,或采購些特產。村民王林定給多年在外工作的兒子發微信,讓他早點回來,看看村里日新月異的變化,為家鄉建設出一份力……

  邯報融媒體記者 李磊 常生軍 文攝

?2018中原新聞網站版權所有

亚洲美女网站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一区在线观看,久久tv免费国产高清,国产日韩AV免费元码一区二区
久久伊人精品青青草原日本 | 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 | 日本精品欧美中文字幕 | 日韩国产精品一区二区Hd | 婷婷久久综合九色综合 |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