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場點滴
田徑賽場進入比賽日后,整個賽場激情四射,青春飛揚
鐵餅運動員比賽跑步
鐵餅運動員不光比誰投得遠,還要比誰跑得快,你見過嗎?
4月21日上午,邯鄲市體育中心的徑賽跑道上,一場100米比賽正在激烈進行。有趣的是,場上男隊員并非短跑選手,而是鐵餅選手,他們雖然拼盡全力,但跑步速度稍顯緩慢。
這是省運會田徑比賽丙14歲鐵餅組副項100米比賽。主項是鐵餅的運動員為什么必須要參加100米副項比賽?什么又是副項呢?
本次比賽技術官員王凱告訴記者,副項是為了青少年運動員全面均衡發展所增設的比賽項目。一般來說,主項是田賽項目,副項就要比徑賽項目。鉛球、鐵餅等投擲項目的選手,光憑借力氣大還不夠,還得比誰跑得快,而那些徑賽跑道上的選手同樣要在副項上比比誰跳得遠。
據了解,本次比賽丙14 歲組男、女項目比賽分為主項與副項,分三輪進行比賽。第一輪為主項,第二輪為副項,第三輪再進行主項(或第二主項)比賽。田賽項目每項比賽每人有三次試跳(投)機會。每項目組比賽各單項成績按中國田徑協會審定的最新田徑競賽規則和田徑項日積分查分表進行評分,按主項兩項比賽相加除 2,占總得分80%,副項成績按20%計算得分,為該運動員的總分。如遇總分相等,以主項得分多者名次列前,再相等則以主項成績優者列前。所以,很多觀眾看慣了成人田徑比賽,不清楚為什么鐵餅運動員一定要去賽跑。
“不過,副項只是針對低齡青少年全方位發展的特性,他們的可塑性很強,各方面素質都很重要。”王凱說。
“加油,加油!”
4月22日早晨,天空飄起了綿綿細雨。運動員在雨中作戰,看臺上的觀眾們熱情爆棚,為運動員們的精彩表現一次次鼓掌、助威。
一聲聲的發令槍響,一次次的全力沖刺;
一顆顆鉛球在空中劃過一條優美的弧線“砰”地砸在草地上;
“我們要把體育比賽中的堅強意志、樂觀的優秀品質運用到今后的學習、生活中,不斷超越自我,取得更加優異的成績。”市經開區第二中學學生程博睿和同學們被運動健兒奮力拼搏的精神深深感染。
“我是第一次近距離觀看省運會比賽,感覺很興奮,尤其是看到運動員沖刺時的一剎那,很刺激,可以更真切的感受到體育運動的魅力。”來自市邯山區的郭先生告訴記者,他是通過邯鄲體育中心微信小程序預約登記,免費觀賽。
精心籌備,全民共享。“為了讓更多群眾便利快捷安全地觀賞賽事,進一步在全市濃厚省運會氛圍,群眾可以以集體組織或個人參與的形式進行觀賽。另一方面,我們也是以此次賽事為起點,啟動省運會主場館壓力測試工作,檢驗體育中心實際運作能力,在安全保衛、觀眾組織、車輛管理、綜合保障等方面彌補不足,為接下來的工作積累經驗。”現場工作人員說。
雨中的堅守
他們身穿雨衣,手拿成績冊和筆,認真記錄著每一位運動員的成績……賽場中,裁判員雨中堅守的身影成為最動人的風景。
4月22日10點整,女子丙14歲組短跑組跳遠副項比賽正式開始。每個運動員從進入比賽區域開始,到離開沙坑結束,負責裁判的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團隊。他們分工明確,有檢錄、記錄、舉旗、測量、填沙坑,一個完整的體系使得跳遠的執裁過程有條不紊。“我們每個裁判員都有各自的職責,一定要做到嚴肅、認真、負責,才對得起認真比賽的運動員們。比起運動員,我們這點兒辛苦不算什么。”
雨天比賽對場地、設備以及賽事服務等是不小的考驗。 “我們按照應急預案,在比賽開賽前兩個小時,部分志愿者入場,仔細清理跑道上的積水。”場館運行保障分指揮長李慶國表示,清理積水的難點是跳遠助跑跑道的起跳板,要把起跳板掀起,一點一點地清理積水。還有投擲項目的投擲圈內,積水要清理得特別干凈,防止運動員在發力的瞬間滑倒受傷。同時,在體育中心運動員入口處設立救護點,安排救護車和醫護人員,在市內重點醫院開辟綠色通道,做好運動員以及現場觀眾的醫療保障;安排現場專職人員保證正常、安全用水用電,并做好比賽期間氣象資料的提供和發布工作,全力保障比賽正常進行。
邯鄲新聞傳媒中心記者 張英穎/文 牛輝/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