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河北省邯鄲市積極推進農業生產加工領域電氣化改造,讓智慧農業成為地方經濟發展的新增長點。
邯鄲市涉縣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質構造,冷泉分布眾多,為鱘魚的養殖、育種打造了一個優越的自然環境。在邯鄲市鱘鯢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養殖區和育苗區全部安裝智能監控系統,水溫、水質等數據實現遠程監測,可以根據水中溶解氧測量值,自動開啟增氧機,精準控制餌料投放量。
邯鄲市鱘鯢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寬江表示,公司把數字化和智能化運用到養殖全過程,不僅提高了魚類的成活率,而且能夠保證成魚生產的品質和穩定性。目前,公司每年育苗200萬尾,魚子醬年產能由600公斤提升至5000公斤。
邯鄲市鱘鯢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人員查看鱘魚魚苗長勢。新華社記者王昆 攝
當地電力部門針對冷水魚養殖產業新增的智能設備,提前采集設備參數,計算用電量,制定最佳的線路改造和配電方案。國網涉縣供電公司副總經理李現軍說:“我們通過改造升級供電線路和新增變壓器,采用雙電源供電,解決企業繁育基地與生產加工車間電力負荷增長速度過快的問題,避免停電故障導致養殖魚死亡。”
據國網邯鄲供電公司營銷部主任朱文亮介紹,截至目前,公司已幫助農業企業和農戶完成農業生產電氣化新建改造項目105個。針對智慧農業的特點和需求,公司為農業企業和農戶提供定制化的電力服務方案,建立快速響應機制,及時處理智慧農業設備在運行過程中出現的電力問題,確保農業生產更高效。(記者王昆)